更多“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以下起重机操作要求不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以下起重机操作要求不正确的是()。
A.
司机操作起重机械时,不允许从事分散注意力的其他操作
B.
无论何时,当怀疑有不安全情况时,司机在起吊物品前应和管理人员协商
C.
司机进行起重作业时必须设置信号员进行指挥
D.
无论何时,司机随时都应执行来自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以下起重机操作要求不正确的是()。
A.
司机操作起重机械时,不允许从事分散注意力的其他操作
B.
无论何时,当怀疑有不安全情况时,司机在起吊物品前应当和管理人员协商
C.
司机进行起重作业时必须设置信号员进行指挥
D.
无论何时,司机随时都应当执行来自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以下起重机操作要求不正确的是()。
A.
司机操作起重机械时,不允许从事分散注意力的其他操作
B.
无论何时,当怀疑有不安全情况时,司机在起吊物品前应当和管理人员协商
C.
司机进行起重作业时必须设置信号员进行指挥
D.
无论何时,司机随时都应当执行来自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以下起重机操作要求不正确的是()。
A.
司机操作起重机械时,不允许从事分散注意力的其他操作
B.
无论何时,当怀疑有不安全情况时,司机在起吊物品前应当和管理人员协商
C.
司机进行起重作业时必须设置信号员进行指挥
D.
无论何时,司机随时都应当执行来自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下列关于起重量限制器的说法,以下()是正确的。
A.
对于动力驱动的大于1t无倾覆危险的起重机械应装设起重量限制器;
B.
有倾覆危险的且在一定幅度变化范围内额定起重量不变化的起重机械应装设起重量限制器;
C.
当实际重量超过95%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宜发出报警信号;
D.
当实际重量在100%---110%额定起重量之间时,起重量限制器起作用,此时自动切断上升方向动力源,但允许机构做下降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应具备的条件有:()。
A.
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
B.
年满18周岁;
C.
在视力、听力和反应能力方面能胜任该项工作;
D.
具有安全操作起重机的体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适合操作起重机械人员的健康证明年限不得超过()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适合操作起重机械人员的健康证明年限不得超过()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适合操作起重机械人员的健康证明年限不得超过()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适合操作起重机械人员的健康证明年限不得超过()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下面()需安装报警装置。
A.
通用门式起重机
B.
造船门式起重机
C.
冶金起重机
D.
桥式抓斗卸船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在离开无人看管的起重机之前,司机应做到:()。
A.
被吊载荷应停留在吊装位置;
B.
固定住起重机械防止发生意外移动;
C.
把吊具起升到规定位置;
D.
被吊载荷应下放到地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应熟悉起重机械上的灭火设备并经过使用培训。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如果起重机械触碰了带电电线或电缆,下列哪个做法不正确()。
A.
警告所有其他人员远离起重机械,不要触碰起重机械、绳索或物品的任何部分
B.
如果起重机械不能开动,司机室内人员应当迅速离开
C.
在没有任何人接近起重机的情况下,司机应当尝试独立地开动起重机械直到动力电线或电缆与起重机械脱离
D.
应当立刻通知对工程负有相关责任的工程师,或现场有关的管理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如果起重机械触碰了带电电线或电缆,下列哪个做法不正确()。
A.
警告所有其他人员远离起重机械,不要触碰起重机械、绳索或物品的任何部分
B.
如果起重机械不能开动,司机室内人员应当迅速离开
C.
在没有任何人接近起重机的情况下,司机应当尝试独立地开动起重机械直到动力电线或电缆与起重机械脱离
D.
应当立刻通知对工程负有相关责任的工程师,或现场有关的管理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如果起重机械触碰了带电电线或电缆,下列哪个做法不正确()。
A.
警告所有其他人员远离起重机械,不要触碰起重机械、绳索或物品的任何部分
B.
如果起重机械不能开动,司机室内人员应当迅速离开
C.
在没有任何人接近起重机的情况下,司机应当尝试独立地开动起重机械直到动力电线或电缆与起重机械脱离
D.
应当立刻通知对工程负有相关责任的工程师,或现场有关的管理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任何人登上或离开起重机械,无需报告在岗起重机械司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重要的操作指示器应有醒目的显示,并安装在司机方便观察的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需安装轨道清扫器(扫轨板)。
A.
轨道在地面的门式起重机;
B.
物料可能堆积在大车轨道上的起重机;
C.
物料可能堆积在小车轨道上的起重机,小车架下面;
D.
所有起重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在离开无人看管的起重机之前,司机应做到()。
A.
如果被吊载荷无处安放,则应下降至离地面较近距离
B.
为防止误操作启动起重机,应将主起升控制器置于下降位置
C.
当采用发动机提供动力时,若照明需要可以不使发动机熄火
D.
根据情况,断开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按照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室工作面上的照度不应低于()lx。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在离开无人看管的起重机之前,司机应当做到()。
A.
如果被吊载荷无处安放,则应当下降至离地面较近距离
B.
为防止误操作启动起重机,应当将主起升控制器置于下降位置
C.
当采用发动机提供动力时,若照明需要可以不使发动机熄火
D.
根据情况,断开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在离开无人看管的起重机之前,司机应当做到()。
A.
如果被吊载荷无处安放,则应当下降至离地面较近距离
B.
为防止误操作启动起重机,应当将主起升控制器置于下降位置
C.
当采用发动机提供动力时,若照明需要可以不使发动机熄火
D.
根据情况,断开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在离开无人看管的起重机之前,司机应当做到()。
A.
如果被吊载荷无处安放,则应当下降至离地面较近距离
B.
为防止误操作启动起重机,应当将主起升控制器置于下降位置
C.
当采用发动机提供动力时,若照明需要可以不使发动机熄火
D.
根据情况,断开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应具有判断距离、高度和净空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如果起重机械触碰了带电电线或电缆,司机室内的人员应迅速离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任何人登上或离开起重机械,均需报告在岗()并获许可。
A.
指派人员
B.
吊装工
C.
起重司机
D.
指挥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任何人登上或离开起重机械,均需报告在岗()并获许可。
A.
指派人员
B.
吊装工
C.
起重司机
D.
指挥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任何人登上或离开起重机械,均需报告在岗()并获许可。
A.
指派人员
B.
吊装工
C.
起重司机
D.
指挥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任何人登上或离开起重机械,均需报告在岗()并获许可。
A.
指派人员
B.
吊装工
C.
起重司机
D.
指挥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应报废。
A.
10%
B.
15%
C.
20%
D.
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指挥人员应负有将信号从吊装工传递给司机的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指挥人员应具有判断距离、高度和净空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起重机钢丝绳端部用绳夹固定连接时,绳夹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8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起重机钢丝绳端部用绳夹固定连接时,绳夹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指挥人员应熟悉起重机的性能及相关参数,具有指挥起重机和载荷安全移动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指挥人员应在视力、听力和反应能力方面能胜任该项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应对自己直接控制的操作负责,无论何时,当怀疑有不安全情况时,司机在起吊物品前应和管理人员协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起重机械上与水平面呈不大于65°的阶梯两边应设置不低于()高的扶手,该扶手支撑于梯级两边的竖杆上,每侧竖杆中间应设有横杆。
A.
1m
B.
1.2m
C.
1.5m
D.
1.8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应接受起重作业人员的起重作业指挥信号的指挥。当起重机的操作不需要信号员时,司机负有起重作业的责任。无论何时,司机随时都应执行来自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当钢丝绳绳端用绳夹固定时,绳夹夹座应在受力绳头一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臂架根部铰点高度大于()的起重机,应安装风速仪。
A.
30m
B.
40m
C.
50m
D.
6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如果在作业期间发生供电故障,司机应切断所有动力电源或使离合器处于空挡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GB/T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当钢丝绳绳端用绳夹固定时,绳夹的数量与钢丝绳的直径有关,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钢丝绳直径d≤19mm时,绳夹数不小于3个
B.
钢丝绳直径19<d≤32mm时,绳夹数不小于4个
C.
钢丝绳直径32<d≤38mm时,绳夹数不小于5个
D.
钢丝绳直径38<d≤44mm时,绳夹数不小于6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行、回转机构都应装可靠的制动装置(液压缸驱动的除外);当机构要求具有载荷支持作用时,应装设()制动器。
A.
电气常闭式
B.
机械常闭式
C.
电气常开式
D.
机械常开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GB/T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当钢丝绳绳端用绳夹固定时,绳夹夹座应在受力绳头一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责任包括()。
A.
应当严格执行本规定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B.
购置、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要求的起重机械
C.
保证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
D.
设置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对于电网电压不大于1000V时,在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当小于1MΩ。这种观点正确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对于电网电压不大于1000V时,在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当小于1MΩ。这种观点正确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对于电网电压不大于1000V时,在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当小于1MΩ。这种观点正确吗?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