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
B. 错
搜题
第3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第4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第5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第6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第7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第8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第9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10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2-0.3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11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12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2-0.3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13题
A. 平整、坚实
B. 宜采用刚性地面
C. 不得有影响吊装的架空线等障碍物
D. 露天制作时,及时清扫雨雪
E. 各类设备的进场和接线均有操作人负责安置和实施
第14题
A. 钢梁可在现场制造,吊装前必须进行试装、验收
B. 对临时支架、支承、吊车等临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C. 对钢梁结构本身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D. 涂装前钢材表面不得有焊渣、灰尘、油污、水和毛刺
E. 涂装厚度、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15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7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8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9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20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21题
A. 必须保证塔架起扳用的两只扳铰与安装就位的同心度
B. 塔架起扳至80°左右时,应停止起扳,待在起重滑轮组的反向回直滑轮组收紧使起重滑轮组失效后,再缓慢放松回直滑轮组将塔架就位
C. 用人字拔杆起扳时,其高度不得小于塔架高度的1/3
D. 对起重滑轮组和回直滑轮必须设置地锚
E. 起吊时各吊点应保证均匀受力
第22题
A. 必须保证塔架起扳用的两只扳铰与安装就位的同心度
B. 塔架起扳至80°左右时,应停止起扳,待在起重滑轮组的反向回直滑轮组收紧使起重滑轮组失效后,再缓慢放松回直滑轮组将塔架就位
C. 用人字拔杆起扳时,其高度不得小于塔架高度的1/3
D. 对起重滑轮组和回直滑轮必须设置地锚
E. 起吊时各吊点应保证均匀受力
第23题
A. 必须保证塔架起扳用的两只扳铰与安装就位的同心度
B. 塔架起扳至80°左右时,应停止起扳,待在起重滑轮组的反向回直滑轮组收紧使起重滑轮组失效后,再缓慢放松回直滑轮组将塔架就位
C. 用人字拔杆起扳时,其高度不得小于塔架高度的1/3
D. 对起重滑轮组和回直滑轮必须设置地锚
E. 起吊时各吊点应保证均匀受力
第24题
A. 必须保证塔架起扳用的两只扳铰与安装就位的同心度
B. 塔架起扳至80°左右时,应停止起扳,待在起重滑轮组的反向回直滑轮组收紧使起重滑轮组失效后,再缓慢放松回直滑轮组将塔架就位
C. 用人字拔杆起扳时,其高度不得小于塔架高度的1/3
D. 对起重滑轮组和回直滑轮必须设置地锚
E. 起吊时各吊点应保证均匀受力
第25题
A. 必须保证塔架起扳用的两只扳铰与安装就位的同心度
B. 塔架起扳至80°左右时,应停止起扳,待在起重滑轮组的反向回直滑轮组收紧使起重滑轮组失效后,再缓慢放松回直滑轮组将塔架就位
C. 用人字拔杆起扳时,其高度不得小于塔架高度的1/3
D. 对起重滑轮组和回直滑轮必须设置地锚
E. 起吊时各吊点应保证均匀受力
第26题
A. 必须保证塔架起扳用的两只扳铰与安装就位的同心度
B. 塔架起扳至80°左右时,应停止起扳,待在起重滑轮组的反向回直滑轮组收紧使起重滑轮组失效后,再缓慢放松回直滑轮组将塔架就位
C. 用人字拔杆起扳时,其高度不得小于塔架高度的1/3
D. 对起重滑轮组和回直滑轮必须设置地锚
E. 起吊时各吊点应保证均匀受力
第27题
A. 反向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
B. 反向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
C. 反向风门与工作面最近距离一般不得小于70m
D. 反向风门与工作面最近距离小于70m时,应设置至少3道反向风门
E. 墙壁厚度不得小于0.5m
第28题
A. 采用两个吊点时,吊点距物体两端的距离为0.2l处
B. 用一个吊点时,吊点位置应在距离起吊端0.3l
C. 采用三个吊点时,其中两端的吊点距两端的距离为0.13l
D. 无要求
第29题
A. 千斤绳必须绑扎牢固,对称布置
B. 千斤绳与屋架上弦夹角不宜小于40o
C. 控制每根千斤绳长度,确保在吊装时,所有千斤绳同时受力
D. 在吊点绑扎的同时,应当同时系上拉绳,以便在吊装时稳定构件,防止构件过分摆动
第30题
A. 千斤绳必须绑扎牢固,对称布置
B. 千斤绳与屋架上弦夹角不宜小于40o
C. 控制每根千斤绳长度,确保在吊装时,所有千斤绳同时受力
D. 在吊点绑扎的同时,应当同时系上拉绳,以便在吊装时稳定构件,防止构件过分摆动
第31题
A. 千斤绳必须绑扎牢固,对称布置
B. 千斤绳与屋架上弦夹角不宜小于40o
C. 控制每根千斤绳长度,确保在吊装时,所有千斤绳同时受力
D. 在吊点绑扎的同时,应当同时系上拉绳,以便在吊装时稳定构件,防止构件过分摆动
第32题
A. 千斤绳必须绑扎牢固,对称布置
B. 千斤绳与屋架上弦夹角不宜小于400
C. 控制每根千斤绳长度,确保在吊装时,所有千斤绳同时受力
D. 在吊点绑扎的同时,应同时系上拉绳,以便在吊装时稳定构件,防止构件过分摆动。
第33题
A.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2m,
B.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C.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D.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3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E.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第34题
A. 力的三个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B.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和力的可传递性原理都只适用于刚体。
C. 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D.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同
E. 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第35题
A.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B.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C.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D.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第36题
A. 桁架是由链杆组成的格构体系,当荷载仅作用在结点上时,杆件仅承受轴向力,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B. 桁架是由链杆组成的格构体系,当荷载作用在结点和链杆上时,杆件仅承受轴向力,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C. 一般平面桁架内力分析利用截面法,由于杆件仅承受轴向力,因此可利用平衡关系式求解内力。
D. 桁架是由链杆组成的格构体系,当荷载仅作用在结点上时,是最理想的一种结构形式。
第37题
A. 应安装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内侧上方居中的位置;受安装条件限制标志灯无法安装在门框上侧时,可安装在门的两侧,但门完全开启时标志灯不能被遮挡
B.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应大于300m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m。
第38题
A. 应安装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内侧上方居中的位置;受安装条件限制标志灯无法安装在门框上侧时,可安装在门的两侧,但门完全开启时标志灯不能被遮挡
B.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应大于200m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5m。
第39题
A. 塔机附着前,检查附着杆及附着框架是否连接紧固好
B. 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
C. 拆卸塔式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应先拆锚固装置
D. 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应加固
E. 塔身爬升接高到规定锚固间距时,应及时增设与建筑物的锚固装置
第40题
A. 塔机附着前,检查附着杆及附着框架是否连接紧固好
B. 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
C. 拆卸塔式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应先拆锚固装置
D. 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应加固
E. 塔身爬升接高到规定锚固间距时,应及时增设与建筑物的锚固装置
第41题
A. 塔机附着前,检查附着杆及附着框架是否连接紧固好
B. 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
C. 拆卸塔式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应先拆锚固装置
D. 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应加固
E. 塔身爬升接高到规定锚固间距时,应及时增设与建筑物的锚固装置
第42题
A. 塔机附着前,检查附着杆及附着框架是否连接紧固好
B. 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
C. 拆卸塔式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应先拆锚固装置
D. 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应加固
E. 塔身爬升接高到规定锚固间距时,应及时增设与建筑物的锚固装置
第43题
A.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B.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C.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D.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第44题
A. 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2~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B. 气体灭火控制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45题
A. 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2~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B. 气体灭火控制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46题
A. 必须对吊车站立位置的地基进行平整和压实,按规定进行沉降预压试验
B. 必须对吊车站立位置的地基进行平整和压实,但不需要沉降预压试验
C.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
D.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无须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
E.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基础验收时要进行沉降预压试验
第48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E. 悬挂机构应采用柔性联结方式进行拉结。
第49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E. 悬挂机构应采用柔性联结方式进行拉结。
第50题
A. 安装吊篮时,钢丝绳应沿建筑物立面缓慢下放至地面,不得抛掷。
B.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
C.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D. 吊篮在安装和使用时,在10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的,应采取隔离措施。
E. 悬挂机构应采用柔性联结方式进行拉结。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