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用闸
B. 保险闸
C. 常用闸和保险闸
搜题
第4题
A. 空载时油泵的出口压力
B. 盘形制动器全松闸时压力表的指示压力
C. 电液调压装置线圈电流最大时压力表的指示压力
D. 电液调压装置线圈电流为零时压力表的指示压力
第6题
A. 全部引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送风和燃料供应;
B. 全部送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
C. 燃油、燃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燃油或燃气的供应。
第7题
A. 在负载工况运转时,噪声不应大于75dB
B. 各回路通断及各元件工作应正常
C. 在额定荷载作用下,当液压控制系统出现失压状态时,液压升降装置不得有滑移现象
D. 泵的噪声、压力脉动、系统振动应在允许范围内
E. 压力表、信号灯、报等器等各种装置的测量和信号应准确无误
第8题
A. 在负载工况运转时,噪声不应大于75dB
B. 各回路通断及各元件工作应正常
C. 在额定荷载作用下,当液压控制系统出现失压状态时,液压升降装置不得有滑移现象
D. 泵的噪声、压力脉动、系统振动应在允许范围内
E. 压力表、信号灯、报等器等各种装置的测量和信号应准确无误
第9题
A. 在负载工况运转时,噪声不应大于75dB
B. 各回路通断及各元件工作应正常
C. 在额定荷载作用下,当液压控制系统出现失压状态时,液压升降装置不得有滑移现象
D. 泵的噪声、压力脉动、系统振动应在允许范围内
E. 压力表、信号灯、报等器等各种装置的测量和信号应准确无误
第10题
A. 在负载工况运转时,噪声不应大于75dB
B. 各回路通断及各元件工作应正常
C. 在额定荷载作用下,当液压控制系统出现失压状态时,液压升降装置不得有滑移现象
D. 泵的噪声、压力脉动、系统振动应在允许范围内
E. 压力表、信号灯、报等器等各种装置的测量和信号应准确无误
第11题
A. 在负载工况运转时,噪声不应大于75dB
B. 各回路通断及各元件工作应正常
C. 在额定荷载作用下,当液压控制系统出现失压状态时,液压升降装置不得有滑移现象
D. 泵的噪声、压力脉动、系统振动应在允许范围内
E. 压力表、信号灯、报等器等各种装置的测量和信号应准确无误
第12题
A. 在负载工况运转时,噪声不应大于75dB
B. 各回路通断及各元件工作应正常
C. 在额定荷载作用下,当液压控制系统出现失压状态时,液压升降装置不得有滑移现象
D. 泵的噪声、压力脉动、系统振动应在允许范围内
E. 压力表、信号灯、报等器等各种装置的测量和信号应准确无误
第14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C.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15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C.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16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C.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17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C.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18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C.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19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C.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20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C.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21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C.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22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C.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23题
A. 表内弹簧管泄漏或指针松动的压力表
B. 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能回到限止钉处
C. 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D.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压力表
第25题
A. 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B. 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C.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D. 机械有异响或电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E. 安全防护、压力控制装置及电气绝缘装置失效
第26题
A. 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B. 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C.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D. 机械有异响或电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E. 安全防护、压力控制装置及电气绝缘装置失效
第27题
A. 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B. 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C.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D. 机械有异响或电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E. 安全防护、压力控制装置及电气绝缘装置失效
第28题
A. 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B. 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C.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D. 机械有异响或电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E. 安全防护、压力控制装置及电气绝缘装置失效
第29题
A. 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B. 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C.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D. 机械有异响或电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E. 安全防护、压力控制装置及电气绝缘装置失效
第30题
A. 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B. 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C.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D. 机械有异响或电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E. 安全防护、压力控制装置及电气绝缘装置失效
第31题
A. 设计压力小于5KPa时,试验压力应为80kPa
B. 试验设备向所试验管道充气逐渐达到试验压力,升压速度不宜过快
C. 设计压力大于0.8MPa的管道试压,压力上升至30%h和60%试验压力时,应停止升压,检查系统有无异常情况
D.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的持续时间应为12h,每小时记录不应少于1次
E. 修正压力降应不超过133Pa
第32题
A.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B.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C.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D.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33题
A.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B.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C.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D.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34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C.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D. 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第35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C.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D. 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第36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37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40题
A.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氧气
第41题
A.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氧气
第45题
A. 气压水罐安装时其四周要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宜小于0.7m,消防气压给水设备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宜小于0.6m;消防稳压罐的布置应合理、紧凑;当气压水罐设置在非采暖房间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冰。
B. 设备的管路上应设置安全阀,其开启压力不大于最高的工作压力的1.5倍。
C. 气压水罐的顶部应设有显示罐内气压压力的显示仪表,并便于观察。
D. 气压给水设备的附件安装(安全阀、压力表、泄水管和密闭人孔或手孔)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E. 补气式气压罐的出水管上应装设止气阀,在罐体上宜设水位计。
第46题
A. 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现场总指挥一人下达。
B. 当采用环链葫芦作为升降动力时,应严密监视其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翻链、铰链和其它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
C. 当采用液压升降设备作为升降动力时,应排除液压系统的泄漏、失压、颤动、油缸爬行和不同步等问题和故障,确保正常工作。
D. 架体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和下班。
第47题
A. 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现场总指挥一人下达。
B. 当采用环链葫芦作为升降动力时,应严密监视其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翻链、铰链和其它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
C. 当采用液压升降设备作为升降动力时,应排除液压系统的泄漏、失压、颤动、油缸爬行和不同步等问题和故障,确保正常工作。
D. 架体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和下班。
第48题
A. 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现场总指挥一人下达。
B. 当采用环链葫芦作为升降动力时,应严密监视其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翻链、铰链和其它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
C. 当采用液压升降设备作为升降动力时,应排除液压系统的泄漏、失压、颤动、油缸爬行和不同步等问题和故障,确保正常工作。
D. 架体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和下班。
第49题
A. 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现场总指挥一人下达。
B. 当采用环链葫芦作为升降动力时,应严密监视其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翻链、铰链和其它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
C. 当采用液压升降设备作为升降动力时,应排除液压系统的泄漏、失压、颤动、油缸爬行和不同步等问题和故障,确保正常工作。
D. 架体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和下班。
第50题
A. 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现场总指挥一人下达。
B. 当采用环链葫芦作为升降动力时,应严密监视其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翻链、铰链和其它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
C. 当采用液压升降设备作为升降动力时,应排除液压系统的泄漏、失压、颤动、油缸爬行和不同步等问题和故障,确保正常工作。
D. 架体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和下班。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