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2题
A. 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
B.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及检修的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运转全部水泵
C. 应当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路
D. 每年至少做2次主要排水泵房的联合排水试验
第3题
A. 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
B.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及检修的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运转全部水泵
C. 应当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路
D. 每年至少做2次主要排水泵房的联合排水试验
第4题
A. 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
B.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及检修的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运转全部水泵
C. 应当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路
D. 每年至少做2次主要排水泵房的联合排水试验
第5题
A. 锅炉使用登记及其操作人员资质的核查
B. 水(介)质处理情况的抽查
C. 使用管理知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抽查
D. 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运转情况的抽查
第6题
A.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B. 设备定期检验报告及注册登记表
C.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第7题
A. 1-3台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B. 4-10台设备设置2个采样点
C. 10台以上设备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D. 10台以内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第8题
A. 1-3台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B. 4-10台设备设置2个采样点
C. 10台以上设备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D. 10台以内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第9题
A. 1-3台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B. 4-10台设备设置2个采样点
C. 10台以上设备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D. 10台以内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第10题
A. 1-3台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B. 4-10台设备设置2个采样点
C. 10台以上设备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D. 10台以内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第11题
A. 1-3台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B. 4-10台设备设置2个采样点
C. 10台以上设备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D. 10台以内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第12题
A. 1-3台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B. 4-10台设备设置2个采样点
C. 10台以上设备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D. 10台以内设备设置1个采样点
第13题
A. 烃泵抽取2#罐气相加压至1#罐
B. 烃泵抽取1#罐气相加压至2#罐
C. 压缩机抽取1#罐气相加压至2#罐
D. 压缩机抽取2#罐气相加压至1#罐
第16题
A. 备用泵密封泄漏主要是预热速度过快,导致设备与配件热胀冷缩泄漏
B. 运行泵抽空主要是由于备用泵预热速度过快,大量冷油倒到运行泵入口所致
C. 运行泵抽空是过滤器堵塞所致
第17题
A. 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明杆闸阀;当采用蝶阀时,应带有自锁装置;当管径大于DN2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阀门状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每台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DN80的试水管。
C. 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的输水干管与消防给水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D. 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低压力开关。低压压力开关(类)一般可以采用电接点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等。
E.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时,应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时应在水泵吸
第18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的使用备案资料
D.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E.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第19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的使用备案资料
D.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E.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第20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的使用备案资料
D.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E.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第21题
A. 锅炉的给水设备要保证安全可靠地向锅炉供水
B. 采用电动给水泵为主要给水设备时,有时须配备汽动给水泵
C. 低压锅炉可以不设置备用给水设备
D. 注水器不可能代替给水泵向锅炉供水
第22题
A. 锅炉的给水设备要保证安全可靠地向锅炉供水
B. 采用电动给水泵为主要给水设备时,有时须配备汽动给水泵
C. 低压锅炉可以不设置备用给水设备
D. 注水器不可能代替给水泵向锅炉供水
第23题
A. 锅炉的给水设备要保证安全可以靠地向锅炉供水
B. 采用电动给水泵为主要给水设备时,有时须配备汽动给水泵
C. 注水器不可以能代替给水泵向锅炉供水
D. 低压锅炉可不设置备用给水设备
E. 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的锅炉,应装设自动给水调节器
第24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25题
A. 应尽可能靠近用热设备,以减少循环热油泵压力损失
B. 应便于维修、操作和运行
C. 加热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有备用照明设备或工具
D. 露天布置的加热炉应有操作间,并应有可靠的防雨、防风、防冻、防腐的措施
第26题
A. 应尽可能靠近用热设备,以减少循环热油泵压力损失
B. 应便于维修、操作和运行
C. 加热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有备用照明设备或工具
D. 露天布置的加热炉应有操作间,并应有可靠的防雨、防风、防冻、防腐的措施
第27题
A. 按系统设计要求,启动消防泵组,观察该消防泵组及相关设备动作是否正常,若正常,消防泵组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2h.
B. 接通控制装置电源,并使消防泵组控制装置处于自动状态,人工启动一台消防泵组,观察该消防泵组及相关设备动作是否正常
C. 模拟防泵组故障,使之停泵,此时,备用消防泵组应能自动投入运行
D. 备用消防泵组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2h
第28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D. 特种设备监察部门检查记录
E.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29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D. 特种设备主管部门检查记录
E.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30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D. 特种设备主管部门检查记录
E.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31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D. 特种设备主管部门检查记录
E.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32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D. 特种设备主管部门检查记录
E.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33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D.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E. 特种设备主管部门检查记录
第34题
A.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B.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D. 特种设备主管部门检查记录
E.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35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不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C.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D. 不超过1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E.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36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不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C.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D. 不超过1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E.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37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不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C.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D. 不超过1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E.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38题
A. 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不需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C.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D. 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第39题
A. 至少配备1人,且该安全管理人员为道桥专业背景
B. 至少配备2人,且按专业配备
C. 至少配备3人,且按专业配备
D. 至少配备4人,且按专业配备
第40题
A. 至少配备1人,且该安全管理人员为道桥专业背景
B. 至少配备2人,且按专业配备
C. 至少配备3人,且按专业配备
D. 至少配备4人,且按专业配备
第41题
A. 至少配备1人,且该安全管理人员为道桥专业背景
B. 至少配备2人,且按专业配备
C. 至少配备3人,且按专业配备
D. 至少配备4人,且按专业配备
第42题
A. 至少配备1人,且该安全管理人员为道桥专业背景
B. 至少配备2人,且按专业配备
C. 至少配备3人,且按专业配备
D. 至少配备4人,且按专业配备
第43题
A. 至少配备1人,且该安全管理人员为道桥专业背景
B. 至少配备2人,且按专业配备
C. 至少配备3人,且按专业配备
D. 至少配备4人,且按专业配备
第44题
A. 至少配备1人,且该安全管理人员为道桥专业背景
B. 至少配备2人,且按专业配备
C. 至少配备3人,且按专业配备
D. 至少配备4人,且按专业配备
第45题
A. 炉内外检查
B. 安全附件检查
C. 附属设备检查
D. 检查机械设备及其电器装置有无异声.发热.卡住等现象
第46题
A. 炉内外检查
B. 安全附件检查
C. 附属设备检查
D. 检查机械设备及其电器装置有无异声.发热.卡住等现象
第47题
A. 炉内外检查
B. 安全附件检查
C. 附属设备检查
D. 检查机械设备及其电器装置有无异声.发热.卡住等现象
第48题
A. 炉内外检查
B. 安全附件检查
C. 附属设备检查
D. 检查机械设备及其电器装置有无异声.发热.卡住等现象
第49题
A. 炉内外检查
B. 安全附件检查
C. 附属设备检查
D. 检查机械设备及其电器装置有无异声.发热.卡住等现象
第50题
A. 炉内外检查
B. 安全附件检查
C. 附属设备检查
D. 检查机械设备及其电器装置有无异声.发热.卡住等现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