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三氯化氮易发生自爆的条件是遇日光或温度达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三氯化氮易发生自爆的条件是遇日光或温度达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物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三氯化氮能与亚硫酸钠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
三氯化氮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在热水中易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日光照射、机器由于运转而发热等都可能引起制作引火线的药物温度升高导致火灾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三氯化氮浓度超过5%(质量分数)就有爆炸危险,故液氯蒸发器应定期排污、分析检测三氯化氮的含量,严格控制三氯化氮的含量小于40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三氯化氮浓度超过2%(质量分数)就有爆炸危险,故液氯蒸发器应定期排污、分析检测三氯化氮的含量,严格控制三氯化氮的含量小于60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气瓶充装前的检查,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检查气瓶是否有余压,如果有余压就可对瓶内气体的性质进行签定,签定采用洗耳橡胶球从瓶阀出气口处抽取气样,然后吹向点燃的条香或蚊香,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判断瓶内的气体是为助燃气体。
A.
发生剧烈燃烧并呈光亮现象
B.
火焰呈红色并发出“噗、噗”的轻度爆鸣声
C.
条香或蚊香明火遇气熄灭
D.
气遇火发生爆鸣声响,或洗耳橡胶球弹离手握而爆破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超标,可能会引发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下列()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有明火或可以达到可燃物燃点高温热源,是发生化学爆炸的条件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
A.
着火源
B.
氧气
C.
温度
D.
氧化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重氮化反应釜夹套升温()易发生爆炸事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乙炔与氯或次氯酸盐等化合过程中,在日光照射下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竹、木材在常温和通风条件下不会自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B.
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C.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起火具备的条件有()。
A.
能燃烧的物质
B.
助燃物
C.
明火焰
D.
火星
E.
电火花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三氯化氮受轻微的振动或受热即能引起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在液氯液化过程中,如氯气尾气中氢气含量富集达到下列哪个浓度时,受光、热、强振动的影响会发生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热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若油品漏出会立即起火。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引起爆炸事故的是()。
A.
液氯纯度太高
B.
液氯尾气含氢超过4%
C.
三氯化氮超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含重氮盐的溶液若洒落在地上、蒸汽管道上,干燥后亦能引起着火或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浓度超过5%(质量分数)就有爆炸危险,故液氯蒸发器应定期排污、分析检测()的含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出厂时,必须有产品安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有经法定检验机构测定的该物品的()。
A.
燃点
B.
闪点
C.
自燃点
D.
爆炸极限
E.
浓度极限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光氯化法常在()中进行,反应条件比较温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易爆气体或液体的蒸气薄雾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焰就会发生爆炸,这个遇到火焰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这种说法对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下列参数中,不属于焊接热循环的参数的是()。
A.
加热速度
B.
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C.
冷却速度
D.
焊条熔化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下列参数中,不属于焊接热循环的参数的是()。
A.
加热速度
B.
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C.
冷却速度
D.
焊条熔化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下列参数中,不属于焊接热循环的参数的是()。
A.
加热速度
B.
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C.
冷却速度
D.
焊条熔化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氮氧化合物、氯化氢、光气、()等大量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有害气体,其燃烧产物的毒性十分剧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氮氧化合物、氯化氢、光气、()等大量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有害气体,其燃烧产物的毒性十分剧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含氯酸钾的烟火药,经摩擦能产生引燃(爆)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下列参数中,属于焊接热循环的参数的是()。
A.
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B.
焊条熔化速度
C.
电流密度
D.
电压高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下列参数中,属于焊接热循环的参数的是()。
A.
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B.
焊条熔化速度
C.
电流密度
D.
电压高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下列参数中,属于焊接热循环的参数的是()。
A.
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B.
焊条熔化速度
C.
电流密度
D.
电压高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氯气与氮气接触能生成极易爆炸且爆炸力很强的三氯化氮,因此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要设法避免两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和管道设备中直接接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氯气不会燃烧,但可(),在日光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氯气不会燃烧,但可(),在日光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A.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B.
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C.
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D.
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A.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B.
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C.
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D.
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A.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B.
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C.
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D.
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A.
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B.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C.
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D.
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A.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B.
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C.
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D.
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A.
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B.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C.
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D.
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