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离子膜氯气处理工序中,氯气经二段泡罩塔干燥后,出塔氯气含水量小于()ppm。”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离子膜氯气处理工序中,氯气经二段泡罩塔干燥后,出塔氯气含水量小于()pp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离子膜氯气处理工序中,氯气干燥采用填料塔和泡罩塔组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离子膜氯气处理工序中,要保证氯气的干燥效果,必须保证干燥塔硫酸浓度和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中,氯氢合成工序中氯气、氢气的配比通常为()。
A.
1:2.1-2.2
B.
1:1.05-1.1
C.
1:0.8-0.9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离子膜电解工艺中,从电解出来的湿氯气含水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含水的控制范围为≤()ppm。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氯化氢生产过程中,下列选项不是造成炉内压力高的原因是()。
A.
氯化氢用户或原料氯氢处理调节幅度大
B.
冷却器氯化氢出口液封
C.
氢气中含水分过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中含氧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中含氢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产品氯气纯度控制范围为≥()%(干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离子膜电解工艺淡盐水脱氯工序,淡盐水进入脱氯塔的部位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下列关于提高氯气的液化效率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增大氯气液化器的传热面积
B.
控制原料中氯气含氢量
C.
降低氯气的液化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氯气液化工序中,原料氯气含水分多,可能会造成管道或设备漏氯气或液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离子膜电解工艺中,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需要氯气含水量不超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某加氢装置检修结束转入开工操作,当系统压力升至13MPa,反应器入口温度升至180℃时发现高压换热器底部排污导淋崩掉,大量氢气泄漏着火,装置进行紧急泄压处理。针对这起事故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不正确是()。
A.
停工期间对高压临氢部位注碱清洗
B.
加强原料油和氢气中氯离子含量监控
C.
排污导淋崩掉属于工艺氯离子腐蚀,跟设备材质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氯气应经浓硫酸干燥,水份被吸收后再通入五氯化锑反应器,氯气可以以液相直接通入五氯化锑反应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氯气应经浓硫酸干燥,水份被吸收后再通入五氯化锑反应器,氯气可以以液相直接通入五氯化锑反应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离子膜电解工艺中,冷却后的氯气温度越低,则含水量越少,所以温度降的越低越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中,物理脱氯实际就是破坏有效氯体系的平衡,使有效氯尽可能转化为氯气,并从体系中分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1989年7月,某厂在高温季节曾发生二次跑氯事故。一次是生产过程中,从处理装置中跑氯,造成8人不同程度的氯气吸入。第二次跑氯是全厂大修后开车处理淡氯气时跑氯,有二人氯气吸入。事故氯气处理装置中,用来吸收事故氯气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1989年7月,某厂在高温季节曾发生二次跑氯事故。一次是生产过程中,从处理装置中跑氯,造成8人不同程度的氯气吸入。第二次跑氯是全厂大修后开车处理淡氯气时跑氯,有二人氯气吸入。事故氯气处理装置中,用来吸收事故氯气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氯化岗位涉及的危害因素具有燃爆危险,如乙烯、乙烯、()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中,进一步吸收氯气冷却后剩下的水分,采用()。
A.
硫酸干燥法
B.
活性炭干燥法
C.
烘干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铜或含铜量超过70%铜合金不能用于制造____瓶阀的材料。
A.
氯气
B.
二氧化碳
C.
氨气
D.
碳酰二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下列现象属于燃烧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氯化氢
B.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C.
灯泡中灯丝通电后发光发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2005年4月,华东某公司一只液氯贮罐的阀门松动而造成氯气泄露,造成268人入院治疗,其中27人住院,紧急疏散人约2000人。关于氯气液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发现氯气液化系统有泄漏情况,应立即先处理泄漏点,而后切断气源
B.
氯气液化系统应经常用肥皂水检查整个系统和管线、设备是否泄漏
C.
液氯储槽的盛装量应≤8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氢气中含氧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干燥的气态氯和潮湿的气态氯都对钢铁有腐蚀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氯气高压液化法是由氯气处理工段来的氯气,进入高压压缩机提升压力,再进入氯气液化器降温液化,最后进入液氯储罐。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产品氢气纯度控制范围为≥()%(干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在隔膜法电解中,当输入直流电进行电解后,食盐水溶液中的部分氯离子在阳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氯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氯气液化效率表示被液化的氯气量与原料氯气中纯氯气的量之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氯气中含氢量达到()。
A.
1-15%时易燃烧并伴有爆炸
B.
15-83%时易燃烧并伴有爆炸
C.
83-100%时易燃烧并伴有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氯气中含氢量超过()。
A.
0.3%时易发生着火燃烧
B.
0.03%时易发生着火燃烧
C.
3%时易发生着火燃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在液氯液化过程中,随着氯气液化量的增加,未凝气体的氢气含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离子膜氢气处理工序中,可采用氢气水洗塔利用水直接给氢气降温。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氯气干燥有时也采用四塔一组的填料塔流程,98%的硫酸首先进入第()。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氧气瓶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使用()去油擦净。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氯化烷
D.
泡沫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氧气瓶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使用()去油擦净。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氯化烷
D.
泡沫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氧气瓶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使用()去油擦净。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氯化烷
D.
泡沫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氧气瓶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使用()去油擦净。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氯化烷
D.
泡沫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氧气瓶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使用()去油擦净。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氯化烷
D.
泡沫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氧气瓶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使用()去油擦净。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氯化烷
D.
泡沫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管道第二次冲洗应在第一次冲洗后,用有效氯离子含量不低于()mg/L的清洁水浸泡24h后,再用清洁水进行第二次冲洗直至水质检测、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为止。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