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4
B. 1.3
C. 1.1
D. 1.2
搜题
第4题
A.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B.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D. 高层医疗建筑首层疏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3m
第5题
A.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B.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D. 高层医疗建筑首层疏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3m
第6题
A. 3层及3层以上建筑的室外疏散楼梯应采用难燃材料
B. 室外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0.8m
C.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D. 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
E. 所有室外疏散楼梯应采用不燃材料
第7题
A. 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时,其净宽度不宜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
第8题
A. 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时,其净宽度不宜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
第9题
A. 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时,其净宽度不宜小于1.5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8m的防护栏杆
第10题
A. 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时,其净宽度不宜小于1.5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8m的防护栏杆
第11题
A. 室外疏散楼梯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B. 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0.9m
C. 疏散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D. 在楼梯周围1.0m内的墙面上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E. 倾斜角度不大于45°
第12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13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14题
A.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B.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2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可适当小于疏散走道净宽度
D.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
第15题
A.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B.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2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可适当小于疏散走道净宽度
D.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
第16题
A.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B.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2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可适当小于疏散走道净宽度
D.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
第17题
A.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B.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2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可适当小于疏散走道净宽度
D.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
第18题
A.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B.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2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可适当小于疏散走道净宽度
D.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
第25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26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27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28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29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30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31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32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33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C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34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C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35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B.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 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D.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E. 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其坡度大于20°C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第39题
A. 1.0m
B. 1.2m
C. 1.5m
D. 2.0m
第40题
A. 1.0m
B. 1.2m
C. 1.5m
D. 2.0m
第41题
A. 1.0m
B. 1.2m
C. 1.5m
D. 2.0m
第42题
A. 1.0m
B. 1.2m
C. 1.5m
D. 2.0m
第43题
A. 1.0m
B. 1.2m
C. 1.5m
D. 2.0m
第44题
A. 1.0m
B. 1.2m
C. 1.5m
D. 2.0m
第45题
A. 1
B. 1.1
C. 1.2
D. 1.5
第46题
A. 1
B. 1.1
C. 1.2
D. 1.5
第47题
A. 1
B. 1.1
C. 1.2
D. 1.5
第48题
A. 施工现场应有不少于2个出入口或坡道
B. 每个出入口的疏散人数不宜超过250人
C. 安全出入口、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2m
D. 疏散指示标志灯距地面高度应为2m
E. 火灾事故灯在疏散通道的最低照度应不低于2lx
第49题
A. 施工现场应有不少于2个出入口或坡道
B. 每个出入口的疏散人数不宜超过250人
C. 安全出入口、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2m
D. 疏散指示标志灯距地面高度应为2m
E. 火灾事故灯在疏散通道的最低照度应不低于2lx
第50题
A. 施工现场应有不少于2个出入口或坡道
B. 每个出入口的疏散人数不宜超过250人
C. 安全出入口、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2m
D. 疏散指示标志灯距地面高度应为2m
E. 火灾事故灯在疏散通道的最低照度应不低于2lx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