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室内消火栓
B.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 疏散指示标志
D.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搜题
第11题
A. 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B. 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
C. 在其他民用建筑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D. 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m2
E.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屋
第12题
A.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平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C.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隔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D. 水泵房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13题
A.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平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C.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隔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D. 水泵房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14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15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16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17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18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19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20题
A.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B.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D. 高层医疗建筑首层疏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3m
第21题
A.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B.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D. 高层医疗建筑首层疏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3m
第22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23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24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25题
A. 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i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B. 设置在所有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C. 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D.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第26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1个
第27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28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37题
A.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B. 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C. 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D.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
E. 层数不小于3层的地下室
第38题
A. 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B. 高层建筑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C. 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60min;
D. 高层建筑采用自备发电机作备用电源时,可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第39题
A. 9.2.3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B. 高层建筑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C. 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60min;
D. 高层建筑采用自备发电机作备用电源时,可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第40题
A.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15m的内走道;
B.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15m的内走道;
C.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20m的内走道;
D.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第41题
A.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15m的内走道;
B.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15m的内走道;
C.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20m的内走道;
D.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第42题
A. 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疏散通道
B. 临时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
C. 临时疏散通道可采用不燃及难燃材料制作的其他临时疏散设施
D. 对于房屋建筑,作业位置距疏散通道出入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5m
第43题
A. 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疏散通道
B. 临时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
C. 临时疏散通道可采用不燃及难燃材料制作的其他临时疏散设施
D. 对于房屋建筑,作业位置距疏散通道出入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5m
第44题
A. 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疏散通道
B. 临时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
C. 临时疏散通道可采用不燃及难燃材料制作的其他临时疏散设施
D. 对于房屋建筑,作业位置距疏散通道出入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5m
第45题
A. 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疏散通道
B. 临时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
C. 临时疏散通道可采用不燃及难燃材料制作的其他临时疏散设施
D. 对于房屋建筑,作业位置距疏散通道出入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5m
第46题
A. 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疏散通道
B. 临时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
C. 临时疏散通道可采用不燃及难燃材料制作的其他临时疏散设施
D. 对于房屋建筑,作业位置距疏散通道出入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5m
第47题
A. 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疏散通道
B. 临时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
C. 临时疏散通道可采用不燃及难燃材料制作的其他临时疏散设施
D. 对于房屋建筑,作业位置距疏散通道出入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5m
第48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49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50题
A. 疏散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维护疏散秩序,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防止拥挤、踩踏、摔伤等事故发生
B. 在疏散路径转弯、岔道、交叉口等处设置指示标志
C. 引导被困人员按照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等设施向着火层下层疏散,直至到达地面安全区域
D. 当下行疏散路径受阻时,应注意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辅助疏散设施实施疏散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