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正常开车时,冰机液氨贮槽液位应控制在20%~80%之间。”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正常开车时,冰机液氨贮槽液位应控制在20%~80%之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通常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应保持在()之间。
A.
40℃-50℃
B.
80℃-90℃
C.
100℃-1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合建站的贮存区内应设置____。
A.
液化石油气贮罐
B.
汽车槽车卸车点
C.
泵(或泵房)、压缩机(或压缩机间)
D.
汽油、柴油等燃料贮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定时排放冰机前液氨分离器,注意冰机进、出口温度有否结霜,防止液氨带入冰机,发生液击事故。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能将零件冷却至-180℃的冷却剂是()。
A.
干冰
B.
液体氨
C.
液体氮
D.
液体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能将零件冷却至-180℃的冷却剂是()。
A.
干冰
B.
液体氨
C.
液体氮
D.
液体氧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能将零件冷却至-180℃的冷却剂是()。
A.
干冰
B.
液体氨
C.
液体氮
D.
液体氧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液氨贮槽的压力是由温度决定的。在密封的贮槽内,有一部分液氨转化为气氨,容器内压力升高。温度越高,蒸发的气氨越多,则压力也越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液态光气单台贮槽的装料系数应控制在()%以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氨系统试压时,氨泵、浮球阀、浮球液位控制器等没有必要隔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依据《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液压油维护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液压控制系统应有防止误操作的功能
B.
不同牌号液压油不得混用
C.
液历升降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各液压元件的功能应保持正常
D.
液压管路应固定在架体上
E.
液压油应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化验,清洁度应达到那氏9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依据《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液压油维护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液压控制系统应有防止误操作的功能
B.
不同牌号液压油不得混用
C.
液历升降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各液压元件的功能应保持正常
D.
液压管路应固定在架体上
E.
液压油应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化验,清洁度应达到那氏9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依据《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液压油维护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液压控制系统应有防止误操作的功能
B.
不同牌号液压油不得混用
C.
液历升降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各液压元件的功能应保持正常
D.
液压管路应固定在架体上
E.
液压油应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化验,清洁度应达到那氏9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依据《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液压油维护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液压控制系统应有防止误操作的功能
B.
不同牌号液压油不得混用
C.
液历升降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各液压元件的功能应保持正常
D.
液压管路应固定在架体上
E.
液压油应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化验,清洁度应达到那氏9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依据《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液压油维护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液压控制系统应有防止误操作的功能
B.
不同牌号液压油不得混用
C.
液历升降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各液压元件的功能应保持正常
D.
液压管路应固定在架体上
E.
液压油应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化验,清洁度应达到那氏9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依据《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液压油维护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液压控制系统应有防止误操作的功能
B.
不同牌号液压油不得混用
C.
液历升降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各液压元件的功能应保持正常
D.
液压管路应固定在架体上
E.
液压油应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化验,清洁度应达到那氏9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合成开车过程中药经常检查氨冷器液位,防止液位突然上涨来不及调整,造成停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发动机冷却水不能进行循环时,将会使发动机()。
A.
燃料消耗降低
B.
温度过低
C.
温度过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在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工艺中,氢化液贮槽、氧化液贮槽、循环工作液贮槽均设置放空安全水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贮罐测量仪表的设置应当符合()规定。
A.
必须设置传感指示的液位计压力表和测量液化石油气液相或气相的温度计
B.
应当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装置
C.
必须设置液位上限限位控制和压力上限报警装置
D.
在一二级站内,贮罐液位和压力的测量必须设置远传二次仪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氨冰机漏油是成品液氨油含量超标的重要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A.
可以
B.
不能
C.
特殊情况下可以
D.
经管理人员同意可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A.
可以
B.
不能
C.
特殊情况下可以
D.
经管理人员同意可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天然气贮存方式有()、液化贮存、吸附贮存及制成冰甲烷贮存。
A.
分解贮存
B.
聚合贮存
C.
降温贮存
D.
压缩贮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叉车的液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应每日检查油温是否正常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可以超过全容积的80%。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永久性气体气瓶主要用于盛装()等气体。
A.
一氧化碳
B.
硫化氢
C.
丙烷
D.
氨
E.
氢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电解槽停车后,预计4小时之内不能开车时,必须对电解槽实施排液和洗槽操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有机热载体炉系统中高位槽高于正常液位时,通过()流至储存槽。
A.
辅助排气管
B.
膨胀管
C.
冷油置换管
D.
溢流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有机热载体炉系统中高位槽高于正常液位时,通过()流至储存槽。
A.
辅助排气管
B.
膨胀管
C.
冷油置换管
D.
溢流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加气站内液化石油气贮罐的首级关闭控制系统应当符合()规定。
A.
在进液管、液相回流管和气相回流管上所选用的止回阀、宜设置在贮罐外
B.
在出液管上所选用的过流阀宜设置在贮罐内,所选用的紧急切断阀可设置在贮罐外
C.
人孔和备用管口应当为螺栓堵
D.
放散通道应当为全开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当用水或水性溶液作液态光气贮槽冷却剂时,可以在槽内设冷却盘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控制油液压力高低的液压阀称之为压力控制阀,简称压力阀。常见控制元件有()。
A.
溢流阀
B.
减压阀
C.
顺序阀
D.
压力继电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液氨槽车不能直接充装钢瓶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氨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高位储液器、氨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以及低压循环储液器等均应该安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使用液压缓冲器时,应提供检查油位的方法。应由电气安全开关监控液压缓冲器的动作,当液压缓冲器被压缩时,运载装置能通过正常操作启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正常情况下,每经()工作后,应将叉车液压油更换一次。
A.
1200~1500小时
B.
1000~1200小时
C.
1300~1500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但在低温下水会从氨液中析出而结冰,故系统中会发生“冰塞”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塔机在爬升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应该旁站监督,正常工作油温范围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塔机在爬升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应该旁站监督,正常工作油温范围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隔膜电槽短时间停电,或停电时间在2h内可以向电槽内继续注入盐水,严格控制液面不得低于控制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常用的汽车起重机多为液压伸缩臂汽车起重机,液压伸缩臂可以达到6节,中间节为基本臂,吊臂内装有液压伸缩机构控制其伸缩。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当土层存在动水或土层较软弱时,可采用双液注浆法来控制浆液的渗流范围,两种浆液混合后在管内的时间应大于浆液的凝固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当土层存在动水或土层较软弱时,可采用双液注浆法来控制浆液的渗流范围,两种浆液混合后在管内的时间应大于浆液的凝固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当土层存在动水或土层较软弱时,可采用双液注浆法来控制浆液的渗流范围,两种浆液混合后在管内的时间应大于浆液的凝固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当土层存在动水或土层较软弱时,可采用双液注浆法来控制浆液的渗流范围,两种浆液混合后在管内的时间应大于浆液的凝固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背景中槽车破裂是由于()造成的。
A.
金属疲劳
B.
金属延伸
C.
应力腐蚀
D.
压力冲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背景中槽车破裂是由于()造成的。
A.
金属疲劳
B.
金属延伸
C.
应力腐蚀
D.
压力冲击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