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小者计算接触比值
B. 最大者计算接触比值
C. 平均值计算接触比值
搜题
第4题
A. 为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B. 为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C. 为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第5题
A.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B. 当房间内有3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中间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C.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
D.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氢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1h以后进行
E.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的检测,所选用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
第15题
A.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B. 24h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C.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D. 60分钟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最高浓度
第16题
A.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B. 24h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C.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D. 60分钟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最高浓度
第17题
A.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B. 24h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C.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D. 60分钟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最高浓度
第18题
A.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B. 24h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C.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D. 60分钟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最高浓度
第19题
A.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B. 24h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C.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D. 60分钟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最高浓度
第20题
A.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B. 24h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C.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D. 60分钟内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的最高浓度
第21题
A. 以三个试件强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精确至0.1mpa)
B. 以三个试件强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精确至1mpa)
C.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有一个与中间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剔除该值后取另外两个平均值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
D.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
E. 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的15%时,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第23题
A. 通过测量或检测的记录,可以了解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全部施工活动的进程
B. 记录要与测量或检测工作同步,要与工程进度同步,两者间隔时间不要太久
C. 记录表式内所有空格均需填写
D. 测量或检测的全部内容都应在记录中得到反映,不要遗漏
第24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25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26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27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28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29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30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31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2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3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4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5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36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37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38题
A. 以累计满8小时为一天计酬为主
B.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C.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40小时的用工
D.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