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液化石油气储罐初次接料前不需要用氮气置换。”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初次接料前不需要用氮气置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液化石油气汽车新槽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的槽车,充装前应作抽真空或充氮置换处理,严禁直接充装。真空度不低于650mmHg,或罐内气体含氧量不大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充装液化石油气的汽车罐车,罐体检修后,在充装前需经充氮置换处理或抽真空处理合格。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以下液化石油气钢瓶正确的充装方式是()。
A.
由液化石油气储罐直接向钢瓶充装
B.
由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钢瓶充装
C.
由大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向小容积钢瓶直接充装
D.
采用通过充装承重衡器计量自动控制方法进行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可以从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可以从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可以从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可以从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保护液化石油气储罐宜采用()。
A.
预作用系统
B.
雨淋系统
C.
水喷雾灭火系统
D.
水幕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保护液化石油气储罐宜采用()。
A.
预作用系统
B.
雨淋系统
C.
水喷雾灭火系统
D.
水幕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气割所用的可燃气体主要是乙炔、()、氢气。
A.
氧气
B.
液化石油气
C.
氩气
D.
氮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液化石油气
D.
氧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不是贮罐区的功能。
A.
接收和提供液化石油气
B.
贮存液化石油气
C.
充装液化石油气
D.
抽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或取水井,为保证消防水池不受建筑物火灾的威胁,要求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建筑物的外墙(或罐壁)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下述安全距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低层建筑不宜小于2.5m;
B.
高层建筑不宜小于5m;
C.
甲、乙类液体储罐不宜小于40m
D.
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宜小于6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或取水井,为保证消防水池不受建筑物火灾的威胁,要求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建筑物的外墙(或罐壁)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下述安全距离表述正确的是:()
A.
低层建筑不宜小于2.5m;
B.
高层建筑不宜小于5m;
C.
甲、乙类液体储罐不宜小于40m
D.
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宜小于6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关于注液氮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
注氮停泵后放压,当压力降至3MPa后,要更换油嘴,采用5至7mm的油嘴继续放压
B.
注氮停泵后,要用油嘴控制立即放压,油嘴尺寸不大于2mm
C.
液氮泵车应停放在井口和储液罐的上风口,距离井口大于15m,距储液罐大于3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2012),不得在建设工程内和生产区域使用液化石油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下列哪些场所宜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A.
使用管道煤气场所
B.
煤气站和煤气表房
C.
储存液化石油气罐场所
D.
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场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在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上,下列()的字样颜色标记是正确的。
A.
红色,液化石油气
B.
灰色,液化石油气
C.
兰色,液化石油气
D.
棕色,液化石油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在YSP型钢瓶上,下列()的字样颜色标记是正确的。
A.
大红色,液化石油气
B.
灰色,液化石油气
C.
白色,液化石油气)
D.
棕色,液化石油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上使用的压力表不应当低于()。
A.
1级
B.
1.6级
C.
2.5级
D.
2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以下()项不属于液化石油气火灾特征:。
A.
液化石油气火灾不易扩散
B.
液化石油气火灾火情猛,火势大
C.
液化石油气火灾隐患不容易发现
D.
液化石油气火灾,灾害后果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液化石油气贮罐在____需喷淋。
A.
气温超过40℃
B.
压力超过1.4MPa
C.
超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液化石油气在储罐中当气温升高一段时间,液位计液面()。
A.
上下波动
B.
不变
C.
升高
D.
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可燃性液化气体的低温储灌的液体入口及出口处,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加气站内液化石油气贮罐的管路系统和附属设备的设置应当符合()规定。
A.
紧急切断阀宜选用液动型
B.
液化石油气贮罐必须设置微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
C.
贮罐应当设置检修用的放散管,不宜与安全阀接管共用一个开孔
D.
阀门及附件应当按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配置,并应当采用液化石油气介质专用阀门及附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液化石油气新贮罐常用的置换方法有空气置换法、水置换法、抽真空法。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的工作介质为()。
A.
液态液化石油气
B.
气态液化石油气
C.
残液
D.
残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烃泵与()相连。
A.
液化石油气相
B.
液化石油气液相
C.
残液
D.
残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下列属于储存压力容器的有____。
A.
空气储罐
B.
液化气储罐
C.
各种分离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可燃性液化气体的低温储罐的液体入口及出口处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以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液化石油气贮罐压力达到()需喷淋
A.
136MPa
B.
1.5MPa
C.
1.4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新合格后投产的液化石油气贮罐或大修后的贮罐在投产前必须对贮罐内的空气进行()方能输入液化石油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____汽车罐车,卸液时不得用空气加压。
A.
液氨
B.
液氮
C.
液化石油气
D.
其它易燃、易爆介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充装民用液化石油气的气瓶字样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室外氧气、氮气、氩气储罐及架空氧管道需设置()接地装置。
A.
防雷
B.
防静电
C.
防雷防静电
D.
防漏电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储罐超装是危险的,按规定100m³罐允许充装液化石油气()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储罐超装是危险的,按规定50m³罐允许充装液化石油气()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合建站的贮存区内应设置____。
A.
液化石油气贮罐
B.
汽车槽车卸车点
C.
泵(或泵房)、压缩机(或压缩机间)
D.
汽油、柴油等燃料贮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下列属于分离压力容器的有____。
A.
空气储罐
B.
各种分离器
C.
液化气储罐
D.
分汽缸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压力泄放阀是设计或能够重复关闭的、并在正常条件已经恢复后阻止气体进一步流出的压力泄放装置。这种压力泄放装置目前被用在()等方面。
A.
氧阀
B.
氯阀
C.
民用液化石油气瓶阀
D.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集成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爆破片式泄压装置适用于以下哪种气体?()。
A.
液氯
B.
液氨
C.
氧气
D.
民用液化石油气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