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5
B. 1
C. 2
搜题
第1题
A. 0.5
B. 1
C. 2
第9题
A. 开始打钻,打钻到7m的时候开始接煤样同时启动秒表,打钻排出的煤样用专用的口袋包装
B. 打钻到第8m的时候,停止接煤样,用WT
C. 专用煤筛在装煤样的口袋里取出部分煤样,经过筛选取中间层煤样装进小煤样罐,用毛刷刷平
D. 把小煤样罐平放在大煤样罐里面,盖上煤样罐,拧紧煤样罐大端盖,等候秒表时间到2min时拧紧小端盖,同时停秒表,按WT
E. 仪器采样键开始采样
第10题
A. 被串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的全部电气设备
B. 被串采煤工作面中的全部电气设备
C. 被串采煤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中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D. 风流串入矿井中的全部电气设备
第15题
A. 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m
B. 使用橡皮气管老化的气瓶时,一定要检查气瓶气密性
C. 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两者间距不应小于1m
D.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
第16题
A. 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m
B. 使用橡皮气管老化的气瓶时,一定要检查气瓶气密性
C. 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两者间距不应小于1m
D.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
第17题
A.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1%(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2%(体积百分数)
B.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C.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3%(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1%(体积百分数)
第18题
A. 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凡直接接触、操作、检修煤气设备的职工,要学握煤气设备安全标准化操作要领,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B. 危险性特别突出的煤气设备动火或炉窑点火送煤气之前,必须严格审批并做气体分析,危险性较低的审批完成即可
C. 架设隔栏防止灼热的金属飞溅引起火灾与爆炸
D. 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备有防火消火措施。停煤气动火的设备必须清扫干净
第20题
A.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操作可靠性取决于烟雾传感器的功能可靠性和系统的持续空气供给
B. 若风机发生故障、探测器吸气管路发生破漏或堵塞等现象,导致探测器吸气流量大于正常吸气流量的150%或小于正常吸气流量的50%时,探测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C. 若探测器在任一采样孔获取的火灾烟雾参数符合报警条件时,探测器应在100s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D.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以监测到防护区域内微小的烟雾浓度变化,实现早期火灾探测报警功能。
第21题
A.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操作可靠性取决于烟雾传感器的功能可靠性和系统的持续空气供给
B. 若风机发生故障、探测器吸气管路发生破漏或堵塞等现象,导致探测器吸气流量大于正常吸气流量的150%或小于正常吸气流量的50%时,探测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C. 若探测器在任一采样孔获取的火灾烟雾参数符合报警条件时,探测器应在100s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D.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以监测到防护区域内微小的烟雾浓度变化,实现早期火灾探测报警功能。
第22题
A.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因
B. 每周1次抽取封闭采空区气样进行分析,并建立台账
C. 开采自燃和容易自燃煤层,应当及时构筑各类密闭并保证质量。
D. 与封闭采空区连通的各类废弃钻孔必须永久封闭
第24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5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6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7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8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9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30题
A. 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B.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2MPa
C. 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D.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10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E. 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第31题
A. 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B.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2MPa
C. 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D.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10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E. 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第32题
A. 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B.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2MPa
C. 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D.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10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E. 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第33题
A. 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B.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2MPa
C. 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D.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10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E. 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第34题
A. 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B.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2MPa
C. 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D.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10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E. 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第35题
A. 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B.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2MPa
C. 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D.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10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E. 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第36题
A. 作业前30min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设备
B.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
C. 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
D. 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