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3题
A. 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1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插座高度不宜大于5mm
B. 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1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插座高度不宜大于1mm
C. 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5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插座高度不宜大于5mm
D. 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5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插座高度不宜大于1mm
第5题
A. 插座宜单独的回路配电,而一个房间内的插座宜由同一回路配电
B. 插座距地面高度一般为0.3m,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校的插座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m
C. 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板,右孔与零线连接,左孔与相线连接,上孔与接地线或零线连接
D. 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
E. 在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良好的防水、防溅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5m
第8题
A.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2.2m~2.5m;
B.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7m。
第9题
A.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4.5m
B. 最小保护高度不宜小于0.3m
C. 喷头的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
D. 喷头的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第10题
A.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4.5m
B. 最小保护高度不宜小于0.3m
C. 喷头的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
D. 喷头的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第17题
A. 应安装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内侧上方居中的位置;受安装条件限制标志灯无法安装在门框上侧时,可安装在门的两侧,但门完全开启时标志灯不能被遮挡
B.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应大于300m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m。
第18题
A. 应安装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内侧上方居中的位置;受安装条件限制标志灯无法安装在门框上侧时,可安装在门的两侧,但门完全开启时标志灯不能被遮挡
B.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应大于200m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5m。
第19题
A. 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m---1.8m
B. 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
C. 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0.5m
D. 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第20题
A. 灯头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应低于2.5m
B. 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3m
C. 其他开关不应低于1.3m
D. 明装插座不应低于1.3m
E. 拉线开关距地面不低于1.8m
第23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4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5题
A.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2.2m~2.5m;
B.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m
C.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办公楼,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为2.0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展览馆,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为3.5m。
第26题
A. 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2~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B. 气体灭火控制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7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2-0.3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8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2-0.3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9题
A. 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2~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B. 气体灭火控制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31题
A. 天棚高度大于16m的场所,探测器应设为最高灵敏度
B. 天棚高度大于16m的场所,保证至少有两个采样孔低于16m
C. 非高灵敏度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不宜安装在天棚高度大于16m的场所
D. 探测器的探测视角内不应存在遮挡物
第32题
A. 天棚高度大于16m的场所,探测器应设为最高灵敏度
B. 天棚高度大于16m的场所,保证至少有两个采样孔低于16m
C. 非高灵敏度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不宜安装在天棚高度大于16m的场所
D. 探测器的探测视角内不应存在遮挡物
第33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4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5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6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37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38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39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40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41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42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43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第44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45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46题
A.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m
B.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C. 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D. 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E.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第47题
A.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3m;
B.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4m;
C.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
D.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6m;
第48题
A.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3m;
B.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4m;
C.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
D.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6m;
第49题
A. 报警阀组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
B. 报警阀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C. 报警阀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
D. 报警阀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E. 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第50题
A. 平网的宽度不小于3m
B. 平网的宽度不小于2m
C. 立网的高度不小于1.2m
D. 立网的高度不小于1m
E. 立网的高度不小于1.5m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