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8题
A. 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和备用能力
B. 排水系统的设备应设独立的动力电源供电
C. 大流量排水管出口的布设必须避开围堰坡脚及易受冲刷破坏的建筑物、岸坡等
D. 大流量排水管出口也可设置可靠的防冲刷措施
第9题
A. 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
B.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
C.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D. 散热器干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E.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3‰
第12题
A. 案例中所进行的管道系统试验错误的是()。
B. 下列关于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最小坡度的选项,错误的是()。
C. 下列关于管道试压注意事项的选项,正确的有()。
D. 室外给水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第13题
A. 屋顶是房屋最上部的外围护构件
B. 屋顶排水方式常用无组织排水
C. 屋顶承受其上部的各种荷载,但是对房屋没有水平支撑作用
D. 屋顶结构形式对屋顶坡度没有影响
第14题
A. 屋顶是房屋最上部的外围护构件
B. 屋顶排水方式常用无组织排水
C. 屋顶承受其上部的各种荷载,但是对房屋没有水平支撑作用
D. 屋顶结构形式对屋顶坡度没有影响
第18题
A. 排水坡度
B. 排水做法
C. 排水设施
D. 防水要求
第20题
A. 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
B. 隧道内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
C.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用管槽排水
D. 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第21题
A. 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
B. 隧道内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
C.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用管槽排水
D. 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第22题
A. 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
B. 隧道内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
C.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用管槽排水
D. 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第28题
A. 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
B.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
C.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D. 散热器干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E.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3‰
第29题
A. 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
B. 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
C. 隧道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
D.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采用管槽排水
E. 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第30题
A. 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
B. 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
C. 隧道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
D.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采用管槽排水
E. 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第31题
A. 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
B. 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
C. 隧道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
D.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采用管槽排水
E. 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第32题
A. 现场应办理排污许可手续。排放物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B. 场地内应设置排水沟、隔油池、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场外市政污水管网
C. 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场外河流和市政污水管网中
D. 有毒有害液体应采用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存放处地面应做好防渗漏处理
E. 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
第42题
A. 有组织排水的排水速度比无组织排水慢,构造比较复杂,造价也高
B. 有组织排水时会在檐口处形成水帘,落地的雨水四溅,对建筑勒脚部位影响较大
C. 寒冷地区冬季适用无组织排水
D. 有组织排水适用于周边比较开阔、低矮(一般建筑不超过10m)的次要建筑
E. 有组织排水雨水的排除过程是在事先规划好的途径中进行,克服了无组织排水的缺点
第43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44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45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46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50题
A. 有组织排水速度比无组织排水慢、构造比较复杂、造价也高
B. 有组织排水时会在檐口处形成水帘,落地的雨水四溅,对建筑勒脚部位影响较大
C. 寒冷地区冬季适用无组织排水
D. 有组织排水适用于周边比较开阔、低矮(一般建筑不超过10m)的次要建筑
E. 有组织排水雨水的排除过程是在事先规划好的途径中进行,克服了无组织排水的缺点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