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8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1个
第9题
A.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C
B.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可不检查
C.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D.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可不检查。
E. 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第11题
A. 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B. 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其他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
C.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D.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第12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13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14题
A. 同类制品每50间(处)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B. 不足50间(处)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C. 每一层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D. 每一施工段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E. 每部楼梯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第15题
A. 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B. 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
C. 在其他民用建筑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D. 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m2
E.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屋
第20题
A. 按批查验合格证
B. 紧急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电线验收
C. 抽检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
D. 按制造标准抽检圆形芯线的线径和绝缘层的厚度
E. 外观检查应包装完好
第21题
A. 机械使用必须使其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指的是机械的()。
B. 防雷接地工程是引大气过电压泄放入地原理而设置的,所以其施工工艺规律是()。
C. 施工项目资源管理的资源是指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机械)、技术和资金五种。
D. 在土建工程施工时,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全面展开,作业人员、材料物资、施工机械等按施工进度计划需要大量进场,这时各专业(分部)所需生产设施场地较大,主要考虑,作业人员的休息场所、物资堆放场地、现场加工制作场所、危险品(油漆及其溶剂等)贮存的专用仓库、较贵重的安装用料贮存室等。
第22题
A.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
B. 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C.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D.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也按每层划分检验批
E.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第29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30题
A. 一类高层建筑
B. 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C. 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D.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E. 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的建筑
第31题
A. 槽形母线安装以“m/单相”为计量单位
B. 母线伸缩接头及铜过渡板安装,均以“个”为计量单位
C. 组合软母线安装,按三相为一组计算,跨距(包括水平悬挂部分和两端引下部分之和)系以50m以内考虑,跨度的长与短不得调整
D. 钢带型母线安装,按同规格的铜母线定额执行,不得换算
E. 带形母线安装及带形母线引下线安装包括铜排、铝排,分别以不同截面和片数以“m/单相”为计量单位
第32题
A. 放电装置
B. 防雷装置
C. 避雷针
D. 避雷装置
第34题
A. 避雷针
B. 避雷环
C. 避雷带
D. 绝缘带
E. 绝缘环
第36题
A. 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B. 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D. 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第43题
A. 设备连接线安装,指两设备间的连接部分,不论引下线、跳线、设备连接线,均应分别按导线截面、三相为一组计算工程量
B. 穿墙套管安装不分水平、垂直安装,均以“个”为计量单位
C. 两跨软母线间的跳引线安装,以“组”为计量单位,每两相为一组
D. 支持绝缘子安装分别按安装在户内、户外、单孔、双孔、四孔固定,以“个”为计量单位
E. 软母线安装,指直接由耐张绝缘子串悬挂部分,按软母线截面大小分别以“跨/三相”为计量单位
第44题
A.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B. 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C.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
D. 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1.2倍
E.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第45题
A. 避雷针
B. 避雷环
C. 避雷带
D. 绝缘带
E. 绝缘环
第46题
A. 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B. 40层及以下、各类跨度的房屋建筑工程
C. 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D. 14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E. 建筑面积6万m2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第47题
A. 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B. 40层及以下、各类跨度的房屋建筑工程
C. 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D. 14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E. 建筑面积6万m2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第48题
A. 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B. 40层及以下、各类跨度的房屋建筑工程
C. 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D. 14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E. 建筑面积6万m2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第49题
A. 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B. 40层及以下、各类跨度的房屋建筑工程
C. 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D. 14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E. 建筑面积6万m2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第50题
A. 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B. 40层及以下、各类跨度的房屋建筑工程
C. 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D. 14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E. 建筑面积6万m2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