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8
B. 24
C. 12
D. 2
搜题
第2题
A. 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1m直尺、2m直尺、3m直尺、2m靠尺、楔形塞尺、坡度尺、游标卡尺和水准仪
B. 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
C. 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10mm,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
D. 检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泼水方法
E. 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法
第4题
A. 检查裂缝用放大镜或刻度放大镜
B. 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1m直尺、2直尺、3m直尺、2m靠尺、楔形塞尺、坡度尺、游标卡尺和水准仪
C. 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
D. 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10mm,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检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泼水方法
E. 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
第7题
A. 盥洗室防水层施工完毕,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
B. 背景中检查卫生间防水隔离层采用了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
C. 根据背景信息,为了避免卫生间地面与立墙交接部位有积水,卫生间的泛水坡度应在()以上,不得有倒坡积水现象。
D. 砂浆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及防水层各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
第8题
A. 48
B. 36
C. 24
D. 12
第10题
A. 卫生间防水层施工完毕,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h。
B. 卫生间防水层施工完毕,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mm。
C. 卫生间的泛水坡度应在()以上,不得有倒坡积水现象。
D. 发生渗漏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11题
A. 采用蓄水方法检查防水隔离层
B. 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
C. 蓄水前临时堵严地漏或排水口部位
D. 确认无渗漏时再做保护层或面层
E. 饰面层完工后无需做二次蓄水试验
第12题
A. 室内防水工程蓄水试验要求的时间为()小时。
B. 室内防水工程蓄水试验时蓄水深度一般为()。
C. 检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方法,不得有倒坡积水现象。
D. 门窗框安装时锚固铁脚的间距不得大于(),铁脚必须经过防腐处理。
第13题
A. 做蓄水试验时,蓄水时间不得少于()时。
B. 蓄水试验时,蓄水深度最低不低于()mm。
C. 防水工程蓄水检查的内容有()。
D. 应该对卫生间防水进行蓄水试验检查并且每个卫生间都应该检查。
第15题
A. 1.本工程应留置混凝土试块的最少组数为()
B. 2.本工程检查地面的坡度应采用(),面层不得有倒坡积水现象。
C. 3.本工程蓄水试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D. 4.本工程应以二次最终无渗漏时为合格,方可验收。
第16题
A. 48
B. 24
C. 12
D. 2
第17题
A.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B. 涂料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其检验方法为: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C.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为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D.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E. 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
第18题
A.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B. 涂料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其检验方法为: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C.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为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D.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E. 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
第21题
A.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B. 涂料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其检验方法为: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C.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为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D.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E. 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
第22题
A.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B. 涂料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其检验方法为: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C.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为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D.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E. 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
第23题
A.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B. 涂料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其检验方法为: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C.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为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D.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E. 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
第24题
A. 厕浴间的基层(找平层)可采用1:3水泥砂浆找平,厚度20mm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基本干燥;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倒坡积水;在地漏边缘向外50mm内排水坡度为5%
B. 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1800mm
C. 玻纤布的接槎应顺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两层以上玻纤布的防水施工,上、下搭接应错开幅宽的二分之一
D. 在墙面和地面相应的阴角处,出地面管道根部和地漏周围,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E. 基层清理
第26题
A. 1.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B. 2.厕浴间在地漏边缘向外50mm内排水坡度为()。
C. 3.下列关于厕浴间立管渗漏的防治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D. 4.可用小锤轻击的方式检查砂浆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及防水层各层之间的粘结程度。
第27题
A. 【单选题】防水层应按屋面面积每100㎡抽查一处,每处应为()㎡,且不得少于3处。
B. 【单选题】()铺贴卷材时卷材周边800mm范围应满粘。
C. 【多选题】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D. 【判断题】屋面坡度大于25%时,卷材应采用冷粘法。
第28题
A. 墙面防水层应上翻300mm
B. 洗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8m
C. 非洗浴区配水点处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5m
D. 浴缸处防水层应上翻100mm
E. 当采用轻质墙体时.墙面应做通高防水层
第29题
A. 墙面防水层应上翻300mm
B. 洗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8m
C. 非洗浴区配水点处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5m
D. 浴缸处防水层应上翻100mm
E. 当采用轻质墙体时,墙面应做通高防水层
第32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33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4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5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6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7题
A. 地面抹灰前,应先在四周墙上弹出一道水平基准线,作为确定水泥砂浆面层标高的依据
B. 水平基准线做法是以设计地面标高为依据,在四周墙上弹出500mm作为水平基准线
C. 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必要时可蓄水养护
D. 水泥砂浆面层养护时间不少于3d
E. 水泥砂浆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5MPa
第39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N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0题
A. 水泥砂浆防水层通常称为刚性防水层,它依靠增加防水层厚度和提高砂浆层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要求
B. 涂料防水层是用防水涂料涂刷于结构表面所形成的表面防水层,属于柔性防水层
C. 为了有效地保护钢筋和阻止钢筋的引水作用,迎水面防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
D. 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填土,以避免混凝土因干缩和温差产生裂缝,也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抗渗性提高
第41题
A. 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
B.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的要求,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水泥混凝土垫层兼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C. 水泥地面压光后,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抗压强度达到5MPa,方准上人行走。
第42题
A. 桥面防水层、粘结层与基层之间结合牢固,局部存在的空鼓一般不影响面层铺装
B. 桥面泄水口应低于桥面铺装层10~15mm,泄水管安装应牢固可靠,与铺装层及防水层之间应结合密实,无渗漏现象
C. 金属泄水管应进行防腐处理
D. 涂料防水层的厚度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漏涂处,防水层与泄水口、汇水槽接合部位应密封,不得漏封
第43题
A. 桥面防水层、粘结层与基层之间结合牢固,局部存在的空鼓一般不影响面层铺装
B. 桥面泄水口应低于桥面铺装层10~15mm,泄水管安装应牢固可靠,与铺装层及防水层之间应结合密实,无渗漏现象
C. 金属泄水管应进行防腐处理
D. 涂料防水层的厚度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漏涂处,防水层与泄水口、汇水槽接合部位应密封,不得漏封
第44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质量检查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E. 施工前要进行基层处理,清理干净表面、浇水湿润、补平表面蜂窝孔洞,使基层表面平整、坚实、粗糙,以增加防水层与基层间的粘结力
第45题
A. 1
B. 2
C. 6
D. 12
第47题
A. 为排除室内地面的积水,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一般为1%~2%
B. 为防止积水外溢有水房间地面应比相邻房间地面低20~30mm
C. 对于防水要求较高的房间,将防水层沿周边向上泛起至少250mm
D. 当遇到门洞口时,还应将防水层向外延伸250mm以上
E. 地面防水楼板应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第50题
A. 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
B. 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
C. 根据要求,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水泥混凝土垫层兼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D. 水泥地面压光后,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抗压强度达到5MPa,方准上人行走。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