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选题】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是()。
B. 【单选题】梁板类构件上部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规范规定数值()倍的尺寸偏差。
C. 【多选题】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D. 【判断题】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搜题
第1题
A. 【单选题】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是()。
B. 【单选题】梁板类构件上部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规范规定数值()倍的尺寸偏差。
C. 【多选题】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D. 【判断题】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第2题
A.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是()。(单选题)
B. 梁板类构件上部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规范规定数值()倍的尺寸偏差。(单选题)
C.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多选题)
D.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判断题)
第3题
A. 【单选题】本工程中,至少需要取()根桩做静载荷试验来进行承载力检验。
B.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对成桩质量有直接影响,一般应控制在()cm。
C. 【多选题】土方回填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点包括()。
D. 【判断题】本工程施工时,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直接开挖到基底设计标高处。
第5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7题
A. 【单选题】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点不包括()。
B. 【单选题】对该工程的框架梁,不得采用的焊接方法是()。
C. 【多选题】该工程所用钢筋加工过程中,若发现钢筋脆断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D. 【判断题】同一构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8题
A. 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点不包括()。
B. 对该工程的框架梁,不得采用的焊接方法是()。
C. 该工程所用钢筋加工过程中,若发现钢筋脆断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D. 同一构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9题
A. 【单选题】该工程基础轴线位置允许偏差值为()mm。
B. 【单选题】下列对于现浇结构分项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C. 【多选题】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出现()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D. 【判断题】该工程柱子箍筋有少量外露属于严重缺陷。
第10题
A.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B.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C. 大开间、大柱网、大进深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施工
D. 现浇板柱结构(无柱帽)楼盖
E. 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
第11题
A. 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倍钢筋直径。
B. 当房间平面形状近似正方形,跨度在10m以内时,常采用()。
C. 在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形式多种多样,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
D. 在房屋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第12题
A. 该工程基础轴线位置允许偏差值为()mm。
B. 下列对于现浇结构分项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C.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出现()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D. 该工程柱子箍筋有少量外露属于严重缺陷。
第13题
A. 【1】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不包括()。
B. 【2】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说法错误的是()。
C. 【3】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D. 【4】基坑开挖完毕后,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现场验槽,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的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第14题
A. 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不包括()。
B.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说法错误的是()。
C. 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D. 基坑开挖完毕后,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现场验槽,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的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第15题
A. 现场筏板基础浇筑施工采用预拌混凝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关于《预拌混凝土》(GB14902),说法错误的是()。
B. 本项目上部主体结构针对部分大跨梁采用预应力结构,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确认。
C.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现场提出工程验收的划分方式为()。
D. 混凝土结构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中的子分部工程,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6个分项工程。
第17题
A. 下列选项中,是资源配置计划内容的是()。
B. 在房屋工程建设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准备的内容是()。
D. 施工单位进场后,首先做的现场准备包括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的准备以及与相关单位进行现场交接的计划等。
第18题
A. 该房屋横向框架梁模板,其起拱要求设计文件无具体规定,根据模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该房屋横向框架梁梁底模板,设计文件对梁底模板拆除未明确具体要求,其底模拆除应符合的规定是()。
C.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检查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面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D. 关于模板安装质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19题
A. 【单选题】该工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得小于()mm。
B. 【单选题】混凝土应在搅拌后和浇筑地点分别抽样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每班至少检查()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C. 【多选题】下列关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柱、墙模板内混凝土浇筑青萝的高度不应大于3m。
第20题
A.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JL表示()。
B. 【单选题】基础平面图中,标有GZ的涂黑小方块表示()。
C. 【多选题】基础平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室内地面以下基础部分的()的图样。
D. 【判断题】梁箍筋标注为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第21题
A.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JL表示()。(单选题)
B. 基础平面图中,标有GZ的涂黑小方块表示()。(单选题)
C. 基础平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室内地面以下基础部分的()的图样。(多选题)
D. 梁箍筋标注为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判断题)
第25题
A. 项目部按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调查后HRB400ED12钢筋复试报告,主要检测数据为:抗拉强度实测值561MPa,屈服强度实测值460MPa,实测重量0.816kg/m(HRB400ED12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400MPa,极限强度标准值540MPa,理论重量0.888kg/m)。计算钢筋的强屈比为()。
B. 对于本项目结构用钢,其纵向受力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最大拉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
C. 所有钢筋进场时均应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检验包括()。
D. 工程建设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企业依照企业自身情况有选择地执行。
第26题
A. 该工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得小于()mm。(单选题)
B. 混凝土应在搅拌后和浇筑地点分别抽样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每班至少检查()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单选题)
C. 下列关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D. 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柱、墙模板内混凝土浇筑青萝的高度不应大于3m。(判断题)
第27题
A. 护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等方式。
B.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C. 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的厚度、强度等级及配筋情况根据设计确定。
D. 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岛式开挖方式,先挖除距基坑边8m~10m的土方再挖除基坑中部的土方。
E. 立柱桩周边300mm土层及塔吊基础下钢格构柱周边300mm土层须采用人工挖除格构柱内土方由人工清除。
第28题
A. 护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等方式。
B.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C. 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的厚度、强度等级及配筋情况根据设计确定。
D. 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岛式开挖方式,先挖除距基坑边8m~10m的土方再挖除基坑中部的土方。
E. 立柱桩周边300mm土层及塔吊基础下钢格构柱周边300mm土层须采用人工挖除格构柱内土方由人工清除。
第29题
A. 护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等方式。
B.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C. 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的厚度、强度等级及配筋情况根据设计确定。
D. 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岛式开挖方式,先挖除距基坑边8m~10m的土方再挖除基坑中部的土方。
E. 立柱桩周边300mm土层及塔吊基础下钢格构柱周边300mm土层须采用人工挖除格构柱内土方由人工清除。
第30题
A. 护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等方式。
B.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C. 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的厚度、强度等级及配筋情况根据设计确定。
D. 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岛式开挖方式,先挖除距基坑边8m~10m的土方再挖除基坑中部的土方。
E. 立柱桩周边300mm土层及塔吊基础下钢格构柱周边300mm土层须采用人工挖除格构柱内土方由人工清除。
第31题
A. 护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等方式。
B.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C. 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的厚度、强度等级及配筋情况根据设计确定。
D. 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岛式开挖方式,先挖除距基坑边8m~10m的土方再挖除基坑中部的土方。
E. 立柱桩周边300mm土层及塔吊基础下钢格构柱周边300mm土层须采用人工挖除格构柱内土方由人工清除。
第32题
A. 护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等方式。
B.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C. 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的厚度、强度等级及配筋情况根据设计确定。
D. 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岛式开挖方式,先挖除距基坑边8m~10m的土方再挖除基坑中部的土方。
E. 立柱桩周边300mm土层及塔吊基础下钢格构柱周边300mm土层须采用人工挖除格构柱内土方由人工清除。
第33题
A. 平屋顶柔性防水屋面适用的防水屋面防水等级是()。
B. 过梁在洞口两侧伸入墙内的长度是不小于()mm。
C. 该屋顶采用柔性防水屋面,其结构层的要求是必须有足够的()。
D. 构造柱与圏梁形成了具有较大刚度的空间骨架,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了墙体抗变形能力。
第34题
A.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的是()。
B.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下列选项中,不是施工目标的是()。
C. 在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工程概括包括的内容有()。
D. 在房屋建筑中,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
第36题
A. 本项目事故发生后,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B. 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C. 本工程正在筏板钢筋绑扎施工时出基坑坍塌,现场2人被埋,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报告应包括()。
D. 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管理方式、人物、现场环境。
第37题
A.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组织有关人员进行。
B. 地基基础工程检验批合格标准为主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数应不低于()%。
C.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的规定有()。
D. 地基基础标准试件强度评定不满足要求或对试件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应对实体进行强度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时,可按合格验收。
第38题
A.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单选题)
B. 地基基础工程检验批合格标准为主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数应不低于()%。(单选题)
C.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的规定有()。(多选题)
D. 地基基础标准试件强度评定不满足要求或对试件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应对实体进行强度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时,可按合格验收。(判断题)
第39题
A. 墙
B. 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
C.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
D. 墙的钢筋可在基础钢筋绑扎之后浇筑混凝土前插入基础内
E. 墙钢筋的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第40题
A.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墙的构造要求的是()。
B. 在建筑工程上,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做()。
C. 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D. 地基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
第42题
A. 脚手架采用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两种。外脚手架通常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B. 砖墙砌筑时,最好()砌筑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C. 在整个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适时地穿插进行水、电、暖等安装工程的施工。
D. 皮数杆钉在墙角处的基础墙上,其间距可以为()。
第44题
A. 脚手架采用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两种。外脚手架通常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B. 砖墙砌筑时,最好()砌筑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C. 皮数杆钉在墙角处的基础墙上,其间距可以为()。
D. 在整个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适时地穿插进行水、电、暖等安装工程的施工。
第45题
A. 【单选题】建筑工程中,钢筋连接方式不包括()。
B. 【单选题】钢筋接头末端至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
C. 【多选题】建筑工程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点的有()。
D. 【判断题】钢筋机械连接和焊连接操作前应首先抽取试件,以确定钢筋连接的工艺参数。
第46题
A. 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000-3000m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B. 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一300m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C.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方式之一.
D. 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灌足,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混凝土充满模板.
第47题
A.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构造方式划分的基础形式有()。
B. 在建筑工程上,通常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做()。
C. 在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中,基础按使用的材料分为()。
D. 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中,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第48题
A. 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000-3000m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B. -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一300m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C.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方式之一.
D. 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灌足,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混凝土充满模板.
第49题
A. 钢筋绑扎用的22号钢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4mm以下的钢筋
B.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每隔1.5m放置一个钢筋撑脚
C. 基础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一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一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一绑扎柱墙预留钢筋一绑扎上层钢筋
D.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
第50题
A. 基础图是建筑物正负零标高以下的结构图,一般包括基础平面图、基础立面图和基础详图
B. 基础详图是的轮廓线用中实线表示,断面内应画出材料图例;对钢筋混凝土基础,则只画出配筋情况,不画出材料图例
C. 结构平面布置图主要用作预制楼屋盖梁、板安装,现浇楼屋盖现场支模、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的依据
D. 结构详图主要用作构件制作、安装的依据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