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2题
A. 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4点
B. 1000平方米以上工程,每100平方米至少应有1点
C. 3000平方米以上工程,每300平方米至少应有1点
D.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第3题
A. 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4点
B. 1000㎡以上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
C. 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应有1点
D.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第4题
A. 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1点
B. 1000㎡以上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
C. 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应有1点
D.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
E. 基槽每50延米应有1点
第10题
A. 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小于1000时,测试点不得少于2个;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大于等于1000时,每1000点应选取(2~3)个测试点
B. 对于基于HFC或同轴传输的双向数字电视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点数选择,当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小于1000时,测试点不得少于2个;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大于等于1000时,每1000点应选取1个测试点
C. 对于基于HFC或同轴传输的双向数字电视系统,客观测试点的数量不应少于系统输出端口数量的5%,测试点数不应少于20个
D. 测试点应至少有一个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的点
E. 测试点应至少有两个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的点
第11题
A.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
B. 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C.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D.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也按每层划分检验批
E.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第12题
A.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B.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C.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D.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第13题
A.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B.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C.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D.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第14题
A.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C
B.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可不检查
C.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D.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可不检查。
E. 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第16题
A.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
E. 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第17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18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19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20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21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22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23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24题
A. 6层以下(含6层)房屋建筑工程抽查不少于2次
B. 6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主体、装饰每阶段抽查次数各不少于1次
C. 高层建筑工程抽查每个月至少1次
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独立报监的装饰装修工程每1个月抽查次数不少于1次
第25题
A.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B. 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C.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
D. 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1.2倍
E.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第26题
A. 各区县安全站对本地区所有在建项目“安管人员”履职情况检查应每年不少于1次,所检查的项目“安管人员”应做到全覆盖
B. 对所有注册在本地的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履职情况检查应每3年不少于1次
C. “安管人员”总数在20人以下的应抽查不少于3人
D. “安管人员”总数在20~50人的应抽查不少于10人
E. 总数在50人以上的应抽查不少于15人
第27题
A. 各区县安全站对本地区所有在建项目“安管人员”履职情况检查应每年不少于1次,所检查的项目“安管人员”应做到全覆盖
B. 对所有注册在本地的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履职情况检查应每3年不少于1次
C. “安管人员”总数在20人以下的应抽查不少于3人
D. “安管人员”总数在20~50人的应抽查不少于10人
E. 总数在50人以上的应抽查不少于15人
第28题
A. 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B.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³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C. 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D. 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E. 混凝土强度评定采用标准试件一组六块
第29题
A. 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不需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C.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D. 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第30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1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2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3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4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5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6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7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8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39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40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41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42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43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44题
A. 1万平米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 1万平米至5万平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 5万平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应当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五千万至一亿元的工程不少于1人
E. 一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第45题
A. 每工作班拌制300盘且不超过5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混凝土不足300盘,取样不少于一次
C. 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
D.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E.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试块根据要求留置
第46题
A. 每工作班拌制300盘且不超过5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混凝土不足300盘,取样不少于一次
C. 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
D.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E.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试块根据要求留置
第47题
A.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B.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C.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6具
D. 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m²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第48题
A.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B.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C.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6具
D. 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m²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第49题
A.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B.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C.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6具
D. 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m²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第50题
A.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B.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C.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6具
D. 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m²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