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清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在()(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需要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清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在()(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需要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
A.
18%—25%
B.
18%—23%
C.
19%—24%
D.
19%—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清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在18%—23%(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需要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
A.
含氧量
B.
含氮量
C.
含氢量
D.
含空气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全面检验前,待检容器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清除所有可能滞留的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应当在()%(体积比)之间。
A.
13~25
B.
15~18
C.
18~23
D.
23~2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充装毒性液化气体的充装单位应有以下____特殊要求。
A.
必须配置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体逸出的负压操作系统
B.
除了有一般机械通风外,还应备有事故排风装置
C.
盛贮毒液的液化气体容器应设在室内
D.
在充装场地备有急救的药品,并有专人定期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密闭容器
C.
承载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密闭容器
C.
承载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密闭容器
C.
承载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密闭容器
C.
承载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密闭容器
C.
承载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密闭容器
C.
承载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于()。
A.
盛装乙炔气体的固定式压力容器
B.
钢质瓶体内装有多孔填料和溶剂、可重复充装乙炔气的移动工业乙炔瓶
C.
钢质瓶体内装有多孔填料和溶剂、可重复充装乙炔气的固定工业乙炔瓶
D.
无多孔填料的盛装乙炔气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在容器内施焊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A.
容器上必须有进、出风口并设置通风设备
B.
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C.
焊接时严禁有旁人在周围
D.
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或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多选题/1分)下列防火防爆措施中,采用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助燃条件的是()
A.
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或蒸气、粉尘在空间的浓度
B.
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C.
充装氮气
D.
充装惰性介质,保护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应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A.
氧气
B.
可燃气
C.
硫化氢
D.
一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有限空间氧气含量(),以及含有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超过安全标准的,必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A.
低于5%或者超过35%
B.
低于10.5%或者超过30.5%
C.
低于15%或者超过25%
D.
低于19.5%或者超过23.5%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应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A.
氧气
B.
可燃气
C.
硫化氢
D.
一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承载容器
C.
密闭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承载容器
C.
密闭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承载容器
C.
密闭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承载容器
C.
密闭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承载容器
C.
密闭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当需焊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清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
A.
受压容器
B.
承载容器
C.
密闭容器
D.
粘有可燃气体
E.
粘有可燃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规定,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应按照氧气含量、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顺序进行,检测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一氧化碳。
A.
氧气
B.
可燃气
C.
硫化氢
D.
二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规定,气体检测应按照氧气含量、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顺序进行,有限空间氧气含量低于19.5%或者超过23.5%,以及含有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超过安全标准的,必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规定,气体检测应按照氧气含量、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顺序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根据《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京建法〔2019〕14号,有限空间氧气含量(),以及含有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超过安全标准的,必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A.
低于5%或者超过35%
B.
低于10.5%或者超过30.5%
C.
低于15%或者超过25%
D.
低于19.5%或者超过23.5%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根据《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京建法〔2019〕14号,有限空间氧气含量(),以及含有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超过安全标准的,必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A.
低于5%或者超过35%
B.
低于10.5%或者超过30.5%
C.
低于15%或者超过25%
D.
低于19.5%或者超过23.5%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有关置换作业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保证检修动火和进人设备内作业安全,在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都应进行置换
B.
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置换可直接使用空气进行。
C.
由于检修设备,不便使用注水排气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拆除工程施工中,对有限空间拆除施工,应先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作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下列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
最高工作压力为0.0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MPA·L的液化气体移动式容器
B.
最高工作压力为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8MPA·L的气体的固定式容器
C.
最高工作压力为0.0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8MPA·L的气体移动式容器
D.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为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1.5MPA·L的气体气瓶
E.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为0.3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5MPA·L液化气体氧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以下防火方法属于"避免相互作用"的是()。
A.
加强通风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
B.
在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液封等
C.
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D.
在能形成爆炸介质的场所,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等
E.
在建筑内设置防火分隔设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某施工单位从事管线施工作业时,班组长张某为避免有毒有害气体集聚在人孔内使用排风扇进行通风,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某施工单位从事管线施工作业时,班组长张某为避免有毒有害气体集聚在人孔内使用排风扇进行通风,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某施工单位从事管线施工作业时,班组长张某为避免有毒有害气体集聚在人孔内使用排风扇进行通风,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不属于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A.
按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B.
定期召开压力容器安全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C.
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必要投入
D.
进行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电/气焊工在对压力容器、密封容器、通风容器,各种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溶液的工作件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先进行检查、冲洗,除掉()物质,再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切割密封容器工作时,必须留有通气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电/气焊工在对压力容器、密封容器、通风容器,各种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溶液的工作件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先进行检查、冲洗,除掉()物质,再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切割密封容器工作时,必须留有通气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
A.
按照本规则和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B.
建立并且有效实施岗位责任、操作规程、年度检查、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管理、采购验收等安全管理制度
C.
定期召开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D.
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必要的投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下述有关压力容器液压试验准备工作的叙述中,不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A.
压力容器中可以滞留少量的气体,不必排净
B.
压力容器外表应保持干燥
C.
即使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相差较多并不影响升压操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以下技术措施属于阻止火势蔓延的是()。
A.
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浓度
B.
在有压力的容器上安装防爆膜和安全阀
C.
在危险场所禁止吸烟、动用明火等
D.
隔绝空气储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人工挖孔桩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用(),作业中每两小时至少检测桩孔内气体一次。
A.
换气设备
B.
气体检测仪器
C.
通风设备
D.
氧气呼吸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以下()不是压力容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A.
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必要投入
B.
定期召开压力容器安全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C.
组织压力容器验收、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和变更手续
D.
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下列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有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
B.
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
C.
在有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
D.
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防爆工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下列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有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
B.
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
C.
在有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
D.
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防爆工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下列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有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
B.
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
C.
在有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
D.
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防爆工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要进入盛装易燃、易爆、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质的压力容器内部进行检验,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达到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取样分析的间隔时间应当符合使用单位的有关规定;盛装易燃、易爆、助燃介质的,()用空气置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A.
0.01MPA
B.
0.05MPA
C.
10kPA
D.
0.1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A.
0.01MPA
B.
0.05MPA
C.
10kPA
D.
0.1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A.
0.01MPA
B.
0.05MPA
C.
10kPA
D.
0.1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A.
0.01MPA
B.
0.05MPA
C.
10kPA
D.
0.1MPA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