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16题
A.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B.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C.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D.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有大差异
E.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构造柱构造要求
第17题
A.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B.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C.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D.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有大差异
E.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构造柱构造要求
第18题
A.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B.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C.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D.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有大差异
E.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构造柱构造要求
第19题
A.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B.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C.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D.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有大差异
E.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构造柱构造要求
第20题
A.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B.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C.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D.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有大差异
E.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构造柱构造要求
第21题
A. 抗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抗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抗震缝的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第22题
A. 抗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抗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抗震缝以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抗震缝
第23题
A. 伸缩缝可以兼作沉降缝
B. 伸缩缝应结构从屋顶至基础完全分开,使缝两边的结构可以自由伸缩,互不影响
C. 凡应设变形缝的厨房,二缝宜合一,并应按沉降缝的要求加以处理
D. 抗震缝应沿厂房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缝
E. 屋面伸缩缝主要是解决防水和保温的问题
第24题
A. 伸缩缝可以兼作沉降缝
B. 伸缩缝应从屋顶至基础完全分开,使缝两边的结构可以自由伸缩,互不影响
C. 凡应设变形缝的厨房,二缝宜合一,并应按沉降缝的要求加以处理
D. 防震缝应沿厂房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缝
E. 屋面伸缩缝主要是解决防水和保温的问题
第25题
A. 防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防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的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第26题
A. 防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防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以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第27题
A.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B.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C.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D.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
E.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圈梁
第28题
A.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B.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C.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D.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
E.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圈梁
第29题
A.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B.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C.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D.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
E.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圈梁
第30题
A.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B.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C.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D.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
E.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圈梁
第31题
A.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B.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C.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D.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
E.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圈梁
第33题
A. 该住宅应采取()合一措施。
B. 该住宅变形缝宽应取()mm。
C. 为降低建筑物受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的影响,可以采取“阻”或“让”两种不同措施。其中“阻”的措施是()。
D. 地基越软弱,建筑物越高,沉降缝宽越大。
第34题
A. 伸缩缝可以兼作沉降缝
B. 伸缩缝应结构从屋顶至基础完全分开,使缝两边的结构可以自由伸缩,互不影响
C. 凡应设变形缝的厨房,二缝宜合一,并应按沉降缝的要求加以处理
D. 防震缝应沿厂房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缝
E. 屋面伸缩缝主要是解决防水和保温的问题
第35题
A. 伸缩缝可以兼作沉降缝
B. 伸缩缝应结构从屋顶至基础完全分开,使缝两边的结构可以自由伸缩,互不影响
C. 凡应设变形缝的厨房,二缝宜合一,并应按沉降缝的要求加以处理
D. 防震缝应沿厂房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缝
E. 屋面伸缩缝主要是解决防水和保温的问题
第36题
A. 抗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抗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抗震缝以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抗震缝。
第37题
A. 抗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抗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抗震缝以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抗震缝。
第38题
A. 烧结空心砖砌体的灰缝应为10mm~12mm
B.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灰缝应为8mm~12mm
C.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水泥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不应超过12mm
D.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水泥砂浆时,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2mm
E.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专用粘结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坚向灰宽度宜为3mm~4mm
第39题
A. 伸缩缝可以兼作沉降缝
B. 伸缩缝应结构从屋顶至基础完全分开,使缝两边的结构可以自由伸缩,互不影响
C. 凡应设变形缝的厨房,二缝宜合一,并应按沉降缝的要求加以处理
D. 抗震缝应沿厂房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缝
E. 屋面伸缩缝主要是解决防水和保温的问题
第40题
A. 伸缩缝可以兼作沉降缝
B. 伸缩缝应结构从屋顶至基础完全分开,使缝两边的结构可以自由伸缩,互不影响
C. 凡应设变形缝的厨房,二缝宜合一,并应按沉降缝的要求加以处理
D. 抗震缝应沿厂房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缝
E. 屋面伸缩缝主要是解决防水和保温的问题
第41题
A. 毛石料和粗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宜大于10mm,细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宜小于10mm
B. 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试排撂底→砌筑毛石(同时搅拌砂浆)→勾缝→检验评定
C. 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在转角处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斜槎
D. 毛石挡土墙一般按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砌筑,每砌一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第42题
A. 20~30mm
B. 40~50mm
C. 50~60mm
D. 30~40mm
第43题
A. 建筑相邻各部分的结构刚度、质量差异较大时
B. 同一幢建筑的施工时期间隔较长时
C. 同一幢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时
D. 建筑的内部有错层而且错层的楼板高差较大时
E. 同一幢或毗邻建筑的立面高差在6m以上时
第44题
A. 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震缝,不能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
B. 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C. 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用砂浆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
D. 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E. 伸缩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第45题
A. 毛石料和粗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宜大于10mm,细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宜小于10mm
B. 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一试排撂底一砌筑毛石(同时搅拌砂浆)一勾缝一检验评定
C. 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在转角处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斜槎
D. 毛石挡土墙一般按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砌筑,每砌一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第46题
A. 12
B. 10
C. 8
D. 6
第47题
A. 伸缩缝基础埋于地下,虽然受气温影响较小,但必须断开
B. 沉降缝从房屋基础到屋顶全部构件断开
C.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以基础断开设置为宜
D. 不可以将上述三缝合并设置
第48题
A. 减小基础圈梁的刚度
B.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C.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500mm
D.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E.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第49题
A. 减小基础圈梁的刚度
B.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C.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500mm
D.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E.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第50题
A. 减小基础圈梁的刚度
B.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C.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500mm
D.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E.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