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13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14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15题
A. 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
B. 抵抗楼板跨中正弯矩
C. 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到受力钢筋上去
D. 防止温度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的裂缝
第16题
A. 为避免墙边产生裂缝,应在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
B.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0mm
C.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D.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间距大于等于200mm
E.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第17题
A. 为避免墙边产生裂缝,应在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
B.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0mm
C.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D.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间距大于等于200mm
E.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第18题
A. 为避免墙边产生裂缝,应在支承周边配置下部构造钢筋
B.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0mm
C.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D.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间距大于等于200mm
E.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第19题
A. 为避免墙边产生裂缝,应在支承周边配置下部构造钢筋
B.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0mm
C.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D.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间距大于等于200mm
E.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第20题
A. 为避免墙边产生裂缝,应在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
B.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0mm
C.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D. 嵌固于墙内板的板面附加钢筋间距大于等于200mm
E.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第21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22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23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24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25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26题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27题
A. 梁支座处的第一个箍筋距离梁端的距离通常是()mm。
B. 该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截面类型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混凝土结构梁钢筋包含()。
D. 根据该梁的腹板高度,必须设置梁侧构造钢筋。
第28题
A. 1.梁支座处的第一个箍筋距离梁端的距离通常是()mm。
B. 2.该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截面类型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3.混凝土结构梁钢筋包含()。
D. 4.根据该梁的腹板高度,必须设置梁侧构造钢筋。
第29题
A. 梁支座处的第一个箍筋距离梁端的距离通常是()mm。
B. 该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截面类型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混凝土结构梁钢筋包含()。
D. 根据该梁的腹板高度,必须设置梁侧构造钢筋。
第30题
A. 10%,0.15%
B. 15%,0.15%
C. 10%,0.2%
D. 15%,0.2%
第31题
A. 10%,0.15%
B. 15%,0.15%
C. 10%,0.2%
D. 15%,0.2%
第32题
A. 10%,0.15%
B. 15%,0.15%
C. 10%,0.2%
D. 15%,0.2%
第33题
A. 10%,0.15%
B. 15%,0.15%
C. 10%,0.2%
D. 15%,0.2%
第34题
A. 10%,0.15%
B. 15%,0.15%
C. 10%,0.2%
D. 15%,0.2%
第35题
A. 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 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50mm
C. 当板厚h≤150mm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D. 当板厚h>150mm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
第47题
A. 梁支座处的第一个箍筋距离梁端的距离通常是()mm。
B. 该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截面类型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混凝土结构梁钢筋包含()。
D. 根据该梁的腹板高度,必须设置梁侧构造钢筋。
第48题
A. 梁支座处的第一个箍筋距离梁端的距离通常是()mm。
B. 该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截面类型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混凝土结构梁钢筋包含()。
D. 根据该梁的腹板高度,必须设置梁侧构造钢筋。
第49题
A. 【单选题】梁支座处的第一个箍筋距离梁端的距离通常是()mm。
B. 【单选题】该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截面类型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多选题】混凝土结构梁钢筋包含()。
D. 【判断题】根据该梁的腹板高度,必须设置梁侧构造钢筋。
第50题
A.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梁顶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标注
B.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C.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
D.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E.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和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均需注明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