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5题
A.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基层在涂饰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B. 新建筑物的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后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C. 旧墙面在涂饰涂料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D. 基层腻子应刮实、磨平达到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第15题
A. 适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Ⅲ、Ⅳ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B. 涂层厚度是根据防水等级和材种的不同而不同。
C. 屋面结构层宜采用整体现浇混凝土
D. 对找平层要求转角处应抹成圆弧形
E. 只适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第29题
A. 1.内墙涂料施工时基层必须干燥,含水率应小于()。
B. 2.新抹水泥砂浆基面夏季养护()以上。
C. 3.涂料产生脱落缺陷的原因主要有()。
D. 4.外墙过干,施涂前可稍加湿润,然后涂抗碱底漆或封闭底漆。
第30题
A. 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背水面
B. 无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及较强适应基层变形能力
C.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D. 多遍涂刷时,应待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刷第二遍涂料
E.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刷方向
第31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2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N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3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4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5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36题
A. 涂刷底釉涂料前,对基层缺陷进行修补平整;刷除表面油污、浮灰
B. 检查基层是否干燥,含水率应小于9%
C. 外墙过于,施涂前可稍加湿润,然后涂抗碱底漆或封闭底漆
D. 当基层表面太光滑时,要适当敲毛,出现小孔、麻点可用108胶水配滑石粉作腻子刮平。
第37题
A. 前者不允许,后者裂纹宽度不应大于1mm
B. 后者不允许,前者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5mm
C. 前者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5mm,后者不应大于1mm
D. 前者和后者均不允许
第38题
A. 涂刷底釉涂料前,对基层缺陷进行修补平整;刷除表面油污、浮灰
B. 检查基层是否干燥,含水率应小于9%
C. 外墙过干,施涂前可稍加湿润,然后涂抗碱底漆或封闭底漆
D. 当基层表面太光滑时,要适当敲毛,出现小孔、麻点可用107胶水配滑石粉作腻子刮平
第39题
A. 上道涂层干燥后,再进行下道涂层
B. 涂料挥发快的不可过多重复回刷
C. 流平性差的注意每层厚薄一致
D. 刷罩面层时,走刷速度要均匀,涂层要匀
E. 第一道深层涂料稠度不宜过小,深层要薄,使基层快速吸收为佳
第41题
A. 12%;8%;10%
B. 8%;12%;10%
C. 8%;10%;12%
D. 10%;12%;8%
第42题
A. 湿铺法是在铺第三遍涂料涂刷时,边倒料、边涂刷、边铺贴的操作方法
B. 对于流动性差的涂料,为便于抹压,加快施工进度,可以采用分条间隔施工的方法,条带宽800~1000mm
C. 胎体增强材料混合使用时,一般下层采用玻璃纤维布,上层采用聚酯纤维布
D. 所有收头均应用密封材料压边,压扁宽度不得小于20mm
第43题
A. 湿铺法是在铺第三遍涂料涂刷时,边倒料、边涂刷、便铺贴的操作方法
B. 对于流动性差的涂料,为便于抹压,加快施工进度,可以采用分条间隔施工的方法,条带宽800~1000mm
C. 胎体增强材料混合使用时,一般下层采用玻璃纤维布,上层采用聚酯纤维布
D. 所有收头均应用密封材料压边,压扁宽度不得小于20mm
第44题
A. 湿铺法是在铺第三遍涂料涂刷时,边倒料、边涂刷、便铺贴的操作方法
B. 对于流动性差的涂料,为便于抹压,加快施工进度,可以采用分条间隔施工的方法,条带宽800~1000mm
C. 胎体增强材料混合使用时,一般下层采用玻璃纤维布,上层采用聚酯纤维布
D. 所有收头均应用密封材料压边,压扁宽度不得小于20mm
第45题
A. 湿铺法是在铺第兰遍涂料涂刷时,边倒料、边涂刷、边铺贴的操作方法
B. 对于流动性差的涂料,为便于抹压,加快施工进度,可以采用分条间隔施工的方法,条带宽800~1000mm
C. 胎体增强材料混合使用时,一般下层采用玻璃纤维布,上层采用聚酯纤维布
D. 所有收头均应用密封材料压边,压扁宽度不得小于20mm
第48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9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50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