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5题
A. 钢丝绳直径d≤19mm时,绳夹数不小于3个
B. 钢丝绳直径19<d≤32mm时,绳夹数不小于4个
C. 钢丝绳直径32<d≤38mm时,绳夹数不小于5个
D. 钢丝绳直径38<d≤44mm时,绳夹数不小于6个
第6题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第7题
A. 使用中尽量减少钢丝绳的弯折次数。
B. 尽可能增大滑轮和卷筒直径,以减少钢丝绳的拉伸应力。
C. 滑轮直径.滑轮轮槽的宽度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
D. 保持钢丝绳表面清洁和定期润滑。
E. 减少钢丝绳使用效率。
第8题
A. 滑轮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滑轮的直径,通常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30倍
C. 滑轮受力后,无卡绳、磨绳处
D. 受力方向变化大或高空作业场所,禁止用吊钩型滑轮
E. 滑轮组上、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滑轮直径的5倍
第9题
A. 滑轮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滑轮的直径,通常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30倍
C. 滑轮受力后,无卡绳、磨绳处
D. 受力方向变化大或高空作业场所,禁止用吊钩型滑轮
E. 滑轮组上、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滑轮直径的5倍
第18题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第19题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第20题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第21题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第22题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第23题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第24题
A. 齿轮的几何尺寸越大,承载能力越小
B. 齿轮的几何尺寸越小,承载能力越小
C. 齿轮的几何尺寸越小,承载能力越大
D. 齿轮的几何尺寸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第25题
A. A.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B.断丝的局部聚集
C. C.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D.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E.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26题
A. A.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B.断丝的局部聚集
C. C.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D.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E.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27题
A. A.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B.断丝的局部聚集
C. C.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D.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E.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28题
A. A.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B.断丝的局部聚集
C. C.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D.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E.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29题
A. A.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B.断丝的局部聚集
C. C.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D.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E.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30题
A. A.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B.断丝的局部聚集
C. C.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D.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E.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31题
A. 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断丝的局部聚集
C.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32题
A. 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断丝的局部聚集
C.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33题
A. 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断丝的局部聚集
C.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34题
A. 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断丝的局部聚集
C.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第35题
A. 当钢管直径d≤600mm时,不小于300mm
B. 当钢管直径d≤800mm时,不小于600mm
C. 当钢管直径d>800mm时,不小于1000mm
D. 当钢管直径d≤1000mm时,不小于1200mm
E. 当钢管直径d>1000mm时,不小于1500mm
第36题
A. 直径d15mm以下,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5%
B. 直径d16~2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C. 直径d28~3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
D. 直径d39mm以上,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第37题
A. 直径d15mm以下,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5%
B. 直径d16~2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C. 直径d28~3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
D. 直径d39mm以上,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第38题
A. 直径d15mm以下,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5%
B. 直径d16~2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C. 直径d28~3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
D. 直径d39mm以上,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第39题
A. 直径d15mm以下,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5%
B. 直径d16~2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C. 直径d28~3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
D. 直径d39mm以上,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第40题
A. 直径d15mm以下,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5%
B. 直径d16~2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C. 直径d28~3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
D. 直径d39mm以上,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第41题
A. 直径d15mm以下,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5%
B. 直径d16~2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C. 直径d28~36mm,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
D. 直径d39mm以上,固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第47题
A. A.其数量和间距与钢丝绳直径成正比
B. B.一般绳夹的间距最小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
C. C.绳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
D. D.钢丝绳受力后绳夹可以移动
E. E.钢丝绳受力变形后,为防止继续变形,可不拧紧绳夹
第48题
A. A.其数量和间距与钢丝绳直径成正比
B. B.一般绳夹的间距最小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
C. C.绳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
D. D.钢丝绳受力后绳夹可以移动
E. E.钢丝绳受力变形后,为防止继续变形,可不拧紧绳夹
第49题
A. A.其数量和间距与钢丝绳直径成正比
B. B.一般绳夹的间距最小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
C. C.绳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
D. D.钢丝绳受力后绳夹可以移动
E. E.钢丝绳受力变形后,为防止继续变形,可不拧紧绳夹
第50题
A. A.其数量和间距与钢丝绳直径成正比
B. B.一般绳夹的间距最小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
C. C.绳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
D. D.钢丝绳受力后绳夹可以移动
E. E.钢丝绳受力变形后,为防止继续变形,可不拧紧绳夹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