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产工艺要求高
B. 使用条件比较恶劣
C. 承载多种载荷
D. 操作要求高
搜题
第2题
A.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
B.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不用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节能负责
C. 逐台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D. 组织开展压力容器安全检查
第3题
A. 《使用登记表》
B.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
C. 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D. 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验收资料
第7题
A. 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
B. 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C. 通过定期检验,确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对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压力容器进行使用登记
D. 检验机构不需要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第8题
A. 新压力容器出厂1年后才投入使用的,使用单位应当委托检验机构按照定期检验的要求检验合格后才能力理使用登记
B.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不需要随车携带
C. 使用单位申请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应当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资料,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D. 安全状况等级为4、5级的压力容器不得申请变更登记
第9题
A. 经过检验,安全附件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也可以投入使用
B. 对无法进行定期检验或者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无需制定安全保障措施
C. 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应当监控使用
D.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在压力容器运行时、进行的
第11题
A.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
B.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
C. 压力容器检验单位
第13题
A. 国家对制造单位压力容器产品实行驻厂监督检验制度
B. 力容器的监督检验不能代替受检单位的自检
C. 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不用在制造现场进行
D. 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经监督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得销售、使用
第14题
A. 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必要投入
B. 定期召开压力容器安全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C. 组织压力容器验收、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和变更手续
D. 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第15题
A. 最高工作压力为0.0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MPA·L的液化气体移动式容器
B. 最高工作压力为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8MPA·L的气体的固定式容器
C. 最高工作压力为0.0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8MPA·L的气体移动式容器
D.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为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1.5MPA·L的气体气瓶
E.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为0.3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5MPA·L液化气体氧舱
第17题
A.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B. 司炉工必须经过施工单位技术培训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
C.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对运行的锅炉、压力容器,每年必须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年检合格并发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使用
D. 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E. 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向当地、市级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18题
A.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B. 司炉工必须经过施工单位技术培训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
C.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对运行的锅炉、压力容器,每年必须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年检合格并发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使用
D. 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E. 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向当地、市级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19题
A.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B. 司炉工必须经过施工单位技术培训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
C.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对运行的锅炉、压力容器,每年必须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年检合格并发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使用
D. 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E. 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向当地、市级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21题
A. 压力容器中可以滞留少量的气体,不必排净
B. 压力容器外表应保持干燥
C. 即使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相差较多并不影响升压操作
第22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23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24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25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26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27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28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29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0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1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2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3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4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5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6题
A. 封印损坏
B. 超过校验有效期
C.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
D. 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E. 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没有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第37题
A. 对于一些必须在现场组焊的大型容器,安装后,还要由相应的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B. 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是使用单位需要验收的材料之一
C. 如果压力容器制造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制造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书面批准文件的要求在竣工图样上作出清晰标注,标注处有修改人的签字及修改日期
D. 压力容器安装后即可直接使用
第38题
A. 灭火器上的发光标识,无明显缺陷和损伤,不要求能够在黑暗中显示灭火器位置
B. 灭火器认证标志、铭牌的主要内容齐全
C. 灭火器压力指示器表盘有灭火剂适用标识
D. 灭火器压力指示器红区、黄区范围分别标有"再充装"、"超充装"的字样
第43题
A.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使用管理知识制度,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B. 负责压力容器的设计、采购、使用、装卸、改造、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C. 实施年度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
D. 不需要对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第44题
A.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
B. 带压操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C. 压力容器维修改造许可资格分为1、2、3级
D. 常用修复的方法主要有打磨消除法、焊补或堆焊、挖补、更换部件、其他特殊结构缺陷修复办法
第45题
A. 在使用中和试压时,发生破裂,使压力瞬间降至大气压力的事故
B. 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或附件损坏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C. 损坏程度不严重,不须要立即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
D. 发生破坏力很大的爆炸事故
第46题
A. 在使用中和试压时,发生破裂,使压力瞬间降至大气压力的事故
B. 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或附件损坏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C. 损坏程度不严重,不须要立即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
D. 发生破坏力很大的爆炸事故
第47题
A. 在使用中和试压时,发生破裂,使压力瞬间降至大气压力的事故
B. 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或附件损坏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C. 损坏程度不严重,不须要立即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
D. 发生破坏力很大的爆炸事故
第48题
A. 在使用中和试压时,发生破裂,使压力瞬间降至大气压力的事故
B. 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或附件损坏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C. 损坏程度不严重,不须要立即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
D. 发生破坏力很大的爆炸事故
第49题
A. 在使用中和试压时,发生破裂,使压力瞬间降至大气压力的事故
B. 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或附件损坏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C. 损坏程度不严重,不须要立即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
D. 发生破坏力很大的爆炸事故
第50题
A. 在使用中和试压时,发生破裂,使压力瞬间降至大气压力的事故
B. 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或附件损坏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C. 损坏程度不严重,不须要立即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
D. 发生破坏力很大的爆炸事故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