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
B. 错
搜题
第4题
A. 证书持有人不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B. 因违章作业造成对自己或他人伤害或发生事故,负有一定责任的
C. 对检查人员提出的整改要求不认真履行整改义务的
D.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从事特种作业的
第5题
A. 只要发生工伤就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B. 一发生工伤就应当立即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C. 自己认为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
D. 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6题
A. 只要发生工伤就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B. 一发生工伤就应当立即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C. 自己认为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
D. 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7题
A. 只要发生工伤就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B. 一发生工伤就应当立即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C. 自己认为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
D. 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8题
A. 只要发生工伤就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B. 一发生工伤就应当立即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C. 自己认为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
D. 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9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10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11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12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13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14题
A.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B.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C.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不回避
D.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第15题
A.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B.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C.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不回避
D.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第16题
A. 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B. 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C. 与工伤认定人员存在亲属关系的
D. 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E. 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17题
A. 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B. 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C. 与工伤认定人员存在亲属关系的
D. 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E. 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18题
A. 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B. 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C. 与工伤认定人员存在亲属关系的
D. 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E. 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19题
A. 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B. 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C. 与工伤认定人员存在亲属关系的
D. 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E. 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20题
A. 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B. 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C. 与工伤认定人员存在亲属关系的
D. 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E. 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21题
A. 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B. 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C. 与工伤认定人员存在亲属关系的
D. 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E. 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22题
A. 拒绝接收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
B.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C.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没有确定一定数聘用于残疾人
D. 仅仅因为残疾而拒绝雇佣有相应劳动能力的人为雇员
E. 企业或机构拒绝雇佣17岁的残疾人作为雇员
第23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必须由工伤职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24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必须由工伤职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25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必须由工伤职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26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必须由工伤职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27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必须由工伤职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28题
A. 可认定为工伤
B. 可视同为工伤
C. 可认定也可视同为工伤
D.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为工伤
第29题
A. 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B. 二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C. 三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D. 四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30题
A.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B.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C.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D.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第31题
A.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B.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C.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D.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第32题
A. 拒绝接收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
B. 企业或机构拒绝雇用15岁的残疾人作为雇员
C.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没有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
D. 仅仅因为残疾而拒绝雇用有相应劳动能力的人为雇员
E.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第39题
A.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D. 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第40题
A.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D. 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第41题
A.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D. 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第42题
A.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D. 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第43题
A.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D. 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第44题
A.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D. 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第45题
A. 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的权利。法律规定这项权利必须以劳动合同必要条款的书面形式加以确认
B. 从业人员获得工伤社会保险赔付和民事赔偿的金额标准、领取和支付程序,可以自行商量决定
C. 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给予民事赔偿,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义务
第46题
A. 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的权利。法律规定这项权利必须以劳动合同必要条款的书面形式加以确认
B. 从业人员获得工伤社会保险赔付和民事赔偿的金额标准,领取和支付程序,可以自行商量决定
C. 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给予民事赔偿,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义务
第47题
A.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B.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C.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5%,
D.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E. 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第48题
A.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B.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C.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5%
D.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E. 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第49题
A. 应当视同为工伤
B. 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可以视同为工伤
D. 不得认定为工伤
第50题
A. 应当视同为工伤
B. 应当认定为工伤
C. 可以视同为工伤
D. 不得认定为工伤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