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变化
B. 平缓变化
C. 突然变化
D. 断裂
搜题
第4题
A.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 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
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 内力必大于应力
E. 垂直于截面的力称为正应力
第5题
A.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 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
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 内力必大于应力
E. 垂直于截面的力称为正应力
第6题
A. 桁架是由链杆组成的格构体系,当荷载仅作用在结点上时,杆件仅承受轴向力,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B. 桁架是由链杆组成的格构体系,当荷载作用在结点和链杆上时,杆件仅承受轴向力,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C. 一般平面桁架内力分析利用截面法,由于杆件仅承受轴向力,因此可利用平衡关系式求解内力。
D. 桁架是由链杆组成的格构体系,当荷载仅作用在结点上时,是最理想的一种结构形式。
第7题
A. 理想桁架是由链杆组成的格构体系,桁架各杆件的内力仅承受轴向力
B. 桁架各杆件横截面的应力分布均匀,使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
C. 桁架各杆件横截面上受力分布不均匀,构件的材料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D. 桁架结构自重减轻,在大跨度结构中广泛应用
第8题
A.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 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
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 内力必大于应力
E. 垂直于截面的力称为正应力
第9题
A.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 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
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 内力必大于应力
E. 垂直于截面的力称为正应力
第10题
A. 杆件的纵向变形总是与轴力及杆长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B.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反比
C. 实际剪切变形中,假设剪切面上的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D. Ip指抗扭截面系数,WP称为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
第11题
A. 杆件的纵向变形总是与轴力及杆长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B.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反比
C. 实际剪切变形中,假设剪切面上的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D. Ip指极惯性矩,WP称为截面对圆心的抗扭截面系数
第15题
A. 内力在某一点的分布集度称为应力
B. 总应力P垂直于截面方向的分量σ称为正应力
C. 总应力P与截面相切的分量τ称为剪应力
D. 剪应力τ的作用效果使相邻的截面分离或接近
第16题
A. 内力在某一点的分布集度称为应力
B. 总应力P垂直于截面方向的分量σ称为正应力
C. 总应力P与截面相切的分量t称为剪应力
D. 剪应力τ的作用效果使相邻的截面分离或接近
第17题
A. 桁架的组成部分有上弦杆、下弦杆、腹杆
B. 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切应力
C. 用截面法进行内力分析
D. 理想桁架的杆件都是二力杆
第18题
A. 杆件的纵向变形总是与轴力及杆长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B.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反比
C. 实际剪切变形中,假设剪切面上的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D. IP指抗扭截面系数,WP称为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
第19题
A. 杆件的纵向变形总是与轴力及杆长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B.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反比
C. 实际剪切变形中,假设剪切面上的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D. IP指抗扭截面系数,WP称为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
第20题
A. 杆件的纵向变形总是与轴力及杆长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B.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C. 实际剪切变形中,假设剪切面上的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D. IP指抗扭截面系数,WP称为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
第21题
A. 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的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B.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C. 纯弯曲梁横截面某点的正应力与该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成反比
D. 横力弯曲时,横截面将发生翘曲,使横截面为非平面
E. 纯弯曲梁横截面某点的正应力与该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成正比
第22题
A. 应用截面法只能求得截面上内力的合力,要想确定截面任意点的应力,必须了解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
B. 应力的分布规律与杆件的变形无关
C. 应力的分布规律与杆件的变形有关
D. 应用截面法可以确定截面上任意一点的应力,而无需了解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
E. 以上都正确
第24题
A. 横截面上无正应力
B. 剪应力平行于半径
C. 剪应力合力与外扭矩平衡
D. 剪应力均匀分布
E. 剪应力方向与该截面的扭矩方向相反
第26题
A. 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组分的分压力是指某种气体单独占据该容器时具有的压力
B. 分体积是指混合气体中某种组分的气体在总压力、温度下所具有的体积
C. 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都具有一定的分压力和分体积
D. 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的分压力与组分的多少无关
第27题
A. 每次使用前应查明允许拉力,严禁超负荷使用
B. 允许集中使用不带保护的栓结吊升方式
C. 吊运作业中,在移动吊带和货物时,不得强行拖曳
D. 允许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物体
E. 多条吊带同时使用时,尽可能将载荷均匀分布在每条吊带上
第28题
A. 每次使用前应查明允许拉力,严禁超负荷使用
B. 允许集中使用不带保护的栓结吊升方式
C. 吊运作业中,在移动吊带和货物时,不得强行拖曳
D. 允许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物体
E. 多条吊带同时使用时,尽可能将载荷均匀分布在每条吊带上
第29题
A. 每次使用前应查明允许拉力,严禁超负荷使用
B. 允许集中使用不带保护的栓结吊升方式
C. 吊运作业中,在移动吊带和货物时,不得强行拖曳
D. 允许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物体
E. 多条吊带同时使用时,尽可能将载荷均匀分布在每条吊带上
第30题
A. 每次使用前应查明允许拉力,严禁超负荷使用
B. 允许集中使用不带保护的栓结吊升方式
C. 吊运作业中,在移动吊带和货物时,不得强行拖曳
D. 允许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物体
E. 多条吊带同时使用时,尽可能将载荷均匀分布在每条吊带上
第31题
A. 每次使用前应查明允许拉力,严禁超负荷使用
B. 允许集中使用不带保护的栓结吊升方式
C. 吊运作业中,在移动吊带和货物时,不得强行拖曳
D. 允许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物体
E. 多条吊带同时使用时,尽可能将载荷均匀分布在每条吊带上
第32题
A. 每次使用前应查明允许拉力,严禁超负荷使用
B. 允许集中使用不带保护的栓结吊升方式
C. 吊运作业中,在移动吊带和货物时,不得强行拖曳
D. 允许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物体
E. 多条吊带同时使用时,尽可能将载荷均匀分布在每条吊带上
第33题
A. 每次使用前应查明允许拉力,严禁超负荷使用
B. 允许集中使用不带保护的栓结吊升方式
C. 吊运作业中,在移动吊带和货物时,不得强行拖曳
D. 允许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物体
E. 多条吊带同时使用时,尽可能将载荷均匀分布在每条吊带上
第34题
A. 一点处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记作P,P称为总应力
B. 总应力P垂直于截面方向的分量σ称为正应力
C. 总应力P与截面相切的分量τ称为剪应力
D. 剪应力τ的作用效果使相邻的截面分离或接近
第35题
A. 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B. 伸长值应从设计应力开始量测
C.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胀拉到控制应力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6%
E. 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
第36题
A. 对实际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之前必须加以简化
B. 对延长方向结构的横截面保持不变的结构,可沿纵轴截取平面结构
C. 各杆在铰结点处互不分离,但可以相互转动
D. 对于延长方向结构的横截面保持不变的结构,可做两相邻截面截取平面结构结算
E. 各杆在刚结点出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只有力的存在
第38题
A. 等截面直杆的内力最大的横截面,其正应力最小
B. 等截面直杆的内力最大的横截面,其正应力最大
C. 对于等截面直杆,内力最大的横截面是危险截面
D. 对于等截面直杆,内力最大的横截面不是危险截面
E. 等截面直杆的内力最大的横截面,可能是危险截面也可能不是危险截面
第39题
A. 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 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50mm
C. 当板厚h≤150mm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D. 当板厚h>150mm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
第40题
A. 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磊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
B. 片状颗粒是指颗粒厚度大于平均粒0.4倍者
C. 压碎指标值越小,石子抵抗破碎的能力越强
D. 粗骨料要求有良好的级配
第42题
A. 杆件的强度是指杆件具有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B. 杆件的刚度是指杆件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
C. 杆件的稳定性是指杆件具有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D. 应力就是受力物体截面上内力的集度
E. 应变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第43题
A. 焊接过程中,由于不均匀加热和冷却在焊件内产生的温度应力
B. 焊接过程中由于焊缝收缩而产生的收缩应力
C. 焊接过程结束后,焊件冷却至室温而残留的应力
第45题
A. 屋架可以用型钢制作
B. 屋架的内力分布均匀
C. 三角形屋架形成的屋面坡度小
D. 屋架的上弦和下弦交汇于一点
E. 所有的腹杆均不受力
第46题
A. 在平面问题中,力矩为代数量
B. 只有当力和力臂都为零时,力矩等于零
C. 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不会改变力对某点的矩
D. 力矩就是力偶,两者是一个意思
E. 集中力偶对剪力图有影响
第47题
A. 先张法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m)的10%-15%,伸长值应量测最终应力
B.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是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张拉到控制应力
C. 锚固完毕后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宜采用砂轮机,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E.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0Cm,锚具应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第48题
A. 盾构始发前应验算盾构反力架及其支撑的刚度和强度
B. 应拆除刀盘不能直接破除的围护结构,拆除时应将洞门围护结构整体拆除
C. 洞门围护结构拆除后,盾构刀盘应及时靠紧开挖面
D. 盾构始发时,始发基座应稳定,盾构不得扭转
E. 千斤顶应均匀顶进,反力架受力应均匀
第49题
A. 盾构始发前应验算盾构反力架及其支撑的刚度和强度
B. 应拆除刀盘不能直接破除的围护结构,拆除时应将洞门围护结构整体拆除
C. 洞门围护结构拆除后,盾构刀盘应及时靠紧开挖面
D. 盾构始发时,始发基座应稳定,盾构不得扭转
E. 千斤顶应均匀顶进,反力架受力应均匀
第50题
A. 盾构始发前应验算盾构反力架及其支撑的刚度和强度
B. 应拆除刀盘不能直接破除的围护结构,拆除时应将洞门围护结构整体拆除
C. 洞门围护结构拆除后,盾构刀盘应及时靠紧开挖面
D. 盾构始发时,始发基座应稳定,盾构不得扭转
E. 千斤顶应均匀顶进,反力架受力应均匀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