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t/h
B. 6t/h
C. 10t/h
搜题
第4题
A.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锅炉
B.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1T/h的锅炉
C. 额定蒸发量小于4T/h且装有可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
D. 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4T/h的锅炉
第5题
A.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t/h的蒸汽锅炉
B. 额定热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
C.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2t/h的蒸汽锅炉
第6题
A.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t/h的蒸汽锅炉
B. 额定热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
C.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2t/h的蒸汽锅炉
第7题
A.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t/h的蒸汽锅炉
B. 额定热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
C.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2t/h的蒸汽锅炉
第8题
A.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锅炉
B.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1T/h的锅炉
C. 额定蒸发量小于4T/h且装有可以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
D. 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4T/h的锅炉
第9题
A. 锅炉房内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防冻措施
B. 锅炉房承重梁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
C. 锅炉房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总宽度不超过12m,且面积不超过200㎡的单层锅炉房,可只开一个出口
D.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内开,锅炉运行期间不应锁住或闩住
第10题
A. 锅炉房内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防冻措施
B. 锅炉房承重梁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
C. 锅炉房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总宽度不超过12m,且面积不超过200㎡的单层锅炉房,可只开一个出口
D.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内开,锅炉运行期间不应锁住或闩住
第11题
A. 锅炉房内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防冻措施
B. 锅炉房承重梁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
C. 锅炉房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总宽度不超过12m,且面积不超过200㎡的单层锅炉房,可只开一个出口
D.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内开,锅炉运行期间不应锁住或闩住
第12题
A. 锅炉房内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防冻措施
B. 锅炉房承重梁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
C. 锅炉房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总宽度不超过12m,且面积不超过200㎡的单层锅炉房,可只开一个出口
D.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内开,锅炉运行期间不应锁住或闩住
第13题
A. 锅炉房内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防冻措施
B. 锅炉房承重梁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
C. 锅炉房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总宽度不超过12m,且面积不超过200㎡的单层锅炉房,可只开一个出口
D.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内开,锅炉运行期间不应锁住或闩住
第14题
A. 锅炉房内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防冻措施
B. 锅炉房承重梁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
C. 锅炉房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总宽度不超过12m,且面积不超过200㎡的单层锅炉房,可只开一个出口
D.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内开,锅炉运行期间不应锁住或闩住
第15题
A. 超压联锁保护装置
B. 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C. 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第16题
A. 超压联锁保护装置
B. 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C. 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第17题
A. 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
B. 超过4层的厂房
C. 超过2层或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的地下建筑(室)
D. 超过4层的仓库
E. 超过3层的公共建筑
第18题
A.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50M。
B.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20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40M。
C.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15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30M。
D.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25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
第20题
A. 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B. 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其他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
C.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D.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第21题
A. 额定蒸发量≤2t/h,且额定蒸汽压力≤1.3MPa的蒸汽锅炉
B. 额定蒸发量≤2t/h,且额定蒸汽压力≤1.0MPa的蒸汽锅炉
C. 额定热功率≥4.2MW的热水锅炉
第22题
A.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50M。
B.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20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40M。
C.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15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30M。
D.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25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40M。
第23题
A.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50M。
B.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20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40M。
C.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15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30M。
D. 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等不应超过25M,其他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包括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应超过40M。
第25题
A.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B. 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C. 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D.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
E. 层数不小于3层的地下室
第26题
A. 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B. 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D. 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第27题
A. 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i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B. 设置在所有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C. 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D.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第28题
A. 一般建筑不应于小于7m;
B. 甲、乙类厂房、超过4层的厂房和库房不应小于10m;
C. 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3m;
D. 超过6层的多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小于8m。
第29题
A. 一般建筑不应于小于7m;
B. 甲、乙类厂房、超过4层的厂房和库房不应小于10m;
C. 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3m;
D. 超过6层的多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小于8m。
第30题
A. 宿舍、办公用房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B.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内开启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D.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E.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31题
A. 宿舍、办公用房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B.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内开启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D.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E.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32题
A. 宿舍、办公用房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B.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内开启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D.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E.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33题
A. 宿舍、办公用房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B.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内开启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D.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E.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34题
A. 宿舍、办公用房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B.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内开启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D.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E.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35题
A. 宿舍、办公用房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B.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内开启
C.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D.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E.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36题
A. 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B. 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
C. 在其他民用建筑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D. 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m2
E.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屋
第41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1个
第42题
A. 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热效率时的蒸发量
B. 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
C.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规定的负荷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时应保证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
D.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负荷范围内、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给水温度下长期运行所必须保证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
第43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44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46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7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8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9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50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