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方交汇法
B. 垂吊法
C. 激光铅直仪观测法
D. 差异沉降法
E. 投点法
搜题
第13题
A.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B. 当房间内有3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中间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C.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
D.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氢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1h以后进行
E.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的检测,所选用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
第14题
A. 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观测
B. 邻近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
C. 邻近道路、地下管网设施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
D. 支护结构的垂直位移观测
E. 支护结构倾斜观测
第18题
A. 【单选题】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是()mm。
B. 【单选题】该建筑物的倾斜率是()。
C. 【多选题】关于该建筑物倾斜观测,正确的有()。
D. 【判断题】倾斜率用tana表示。
第19题
A. 【单选题】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是()mm。
B. 【单选题】该建筑物的倾斜率是()。
C. 【多选题】关于该建筑物倾斜观测,正确的有()。
D. 【判断题】倾斜率用tana表示。
第20题
A. 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观测
B. 临近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
C. 临近道路、地下管网设施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
D. 支护结构的垂直位移观测
E. 支护结构倾斜观测
第21题
A. 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是()mm。
B. 该建筑物的倾斜率是()。
C. 关于该建筑物倾斜观测,正确的有()。
D. 倾斜率用tanα表示。
第22题
A. 【单选题】该幼儿园教室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点数应至少为()。
B. 【单选题】该幼儿园幼儿活动室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点数应至少为()。
C. 【多选题】下列关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第23题
A. 该幼儿园教室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点数应至少为()。(单选题)
B. 该幼儿园幼儿活动室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点数应至少为()。(单选题)
C. 下列关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D.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判断题)
第28题
A. 对多层锚杆支挡式结构,宜在不同剖面的每层锚杆上设置测点
B. 测斜管顶部应设置垂直位移监测点
C. 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且不少于2根
D. 对重力式挡墙,测斜管应设置在紧邻支护结构的土体内,测斜管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
第30题
A. 沉降观测在遇到突发情况如裂缝、沉降速率增大应该()观测次数。(单选题)
B. 在使用阶段,沉降观测由()单位负责观测。(单选题)
C. 建筑物沉降观测项目应有()。(多选题)
D. 拟建建筑物场地的沉降观测,应在建筑施工后进行。(判断题)
第35题
A. 【单选题】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单选题】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多选题】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36题
A. 【单选题】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单选题】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多选题】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43题
A. 选择测温范围合适的红外测温仪
B. 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要充满测温仪视场
C. 化学分辨率由红外测温仪到被测物之间的距离D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确定
D. 红外测温仪测量结果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第44题
A. 选择测温范围合适的红外测温仪
B. 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要充满测温仪视场
C. 化学分辨率由红外测温仪到被测物之间的距离D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确定
D. 红外测温仪测量结果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第45题
A. 同一幢或毗邻建筑的立面高差在6m以上时
B. 同一幢建筑的施工时期间隔较长时
C. 同一幢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时
D. 建筑的长度较大或体型复杂,而且连接部位又比较单薄时
E. 建筑下部的地基条件差异较大或基础形式不同时
第50题
A. 斜杆应设置在有纵、横杆的碗扣节点上
B. 在封圈的脚手架拐角处及一字型脚手架端部应设置竖向通高斜杆;斜杆临时拆除时,拆除前应在相邻立杆间设置相同数量的斜杆
C. 当脚手架高度≤24m时,每隔5跨应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当脚手架高度大于24m时,每隔3跨应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斜杆应对称设置
D. 当脚手架高度≤24m时,每隔7跨应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当脚手架高度大于24m时,每隔5跨应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斜杆应对称设置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