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3题
A. 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氧气、可燃气体检测分析仪器
B. 机械送风设备
C. 机械排风设备
D. 2套以上空气呼吸器
E. 必要的通信工具和抢救器具
第4题
A. 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氧气、可燃气体检测分析仪器
B. 机械送风设备
C. 机械排风设备
D. 2套以上空气呼吸器
E. 必要的通信工具和抢救器具
第5题
A. 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氧气、可燃气体检测分析仪器
B. 机械送风设备
C. 机械排风设备
D. 2套以上空气呼吸器
E. 必要的通信工具和抢救器具
第11题
A. 现场实行工作票制度,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作业
B. 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并经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C. 对于作业环境限制不易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配备过滤式面具
D. 低于地下2米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并让监护人员救助
第13题
A. 现场实行工作票制度,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作业
B. 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并经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C. 对于作业环境限制不易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配备过滤式面具
D. 低于地下2米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并让监护人员救助
第15题
A. 现场实行工作票制度,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作业
B. 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并经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C. 对于作业环境限制不易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配备过滤式面具
D. 低于地下2米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并让监护人员救助
第18题
A.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B.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C.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D. 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第19题
A.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B.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C.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D. 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第20题
A.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B.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C.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D. 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第21题
A.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B.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C.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D. 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第22题
A.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B.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C.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D. 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第23题
A.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B.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C.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D. 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第31题
A. 密闭设备应尽量减少漏风的缝隙和孔洞,但可设置必要的观察窗和操作口
B. 柜形排毒罩内有热源存在时,应在排风罩上部吸风
C. 同一车间厂房内存在分别逸散氯气、汽油等毒物的多个发生源,可设置统一的局部排风系统
第32题
A. 密闭设备应尽量减少漏风的缝隙和孔洞,但可设置必要的观察窗和操作口
B. 柜形排毒罩内有热源存在时,应在排风罩上部吸风
C. 同一车间厂房内存在分别逸散氯气、汽油等毒物的多个发生源,可设置统一的局部排风系统
第33题
A. 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物品
B. 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并保证通风良好
C. 现场严禁使用明火照明,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
D. 进行电焊工作时,不能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
E. 食堂内严禁非炊事人员进入,炊事人员不能留长指甲,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对食堂做到每日清扫
第34题
A. 必须配置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体逸出的负压操作系统
B. 除了有一般机械通风外,还应备有事故排风装置
C. 盛贮毒液的液化气体容器应设在室内
D. 在充装场地备有急救的药品,并有专人定期检查
第35题
A. 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孔洞口
B. 基坑和基槽外围、管沟和水池边沿
C. 高差超过1.2m(1.5m)的临边部位
D. 爆破、起重、拆除和其他各种危险作业场所
E. 爆破物、易燃物、危险气体、危险液体和其他有毒有害危险品存放处
第36题
A. 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孔洞口
B. 基坑和基槽外围、管沟和水池边沿
C. 高差超过1.2m(1.5m)的临边部位
D. 爆破、起重、拆除和其他各种危险作业场所
E. 爆破物、易燃物、危险气体、危险液体和其他有毒有害危险品存放处
第37题
A. 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孔洞口
B. 基坑和基槽外围、管沟和水池边沿
C. 高差超过1.2m(1.5m)的临边部位
D. 爆破、起重、拆除和其他各种危险作业场所
E. 爆破物、易燃物、危险气体、危险液体和其他有毒有害危险品存放处
第38题
A. 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孔洞口
B. 基坑和基槽外围、管沟和水池边沿
C. 高差超过1.2m(1.5m)的临边部位
D. 爆破、起重、拆除和其他各种危险作业场所
E. 爆破物、易燃物、危险气体、危险液体和其他有毒有害危险品存放处
第39题
A. 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孔洞口
B. 基坑和基槽外围、管沟和水池边沿
C. 高差超过1.2m(1.5m)的临边部位
D. 爆破、起重、拆除和其他各种危险作业场所
E. 爆破物、易燃物、危险气体、危险液体和其他有毒有害危险品存放处
第40题
A. 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孔洞口
B. 基坑和基槽外围、管沟和水池边沿
C. 高差超过1.2m(1.5m)的临边部位
D. 爆破、起重、拆除和其他各种危险作业场所
E. 爆破物、易燃物、危险气体、危险液体和其他有毒有害危险品存放处
第43题
A.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B.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C. 必须是接触了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
D.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第47题
A. 安全管理规定
B. 劳动纪律
C. 安全操作规程
D. 工艺规程
第48题
A. 采用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
B. 采取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
C.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
D. 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规定浓度
第49题
A. 采用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
B. 采取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
C.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
D. 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规定浓度
第50题
A. 采用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
B. 采取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
C.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
D. 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规定浓度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