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搜题
第1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2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3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4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5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6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7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8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的影响范围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9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影响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10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影响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11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影响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12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影响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13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影响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14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影响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15题
A.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时的冲击能量越大,造成的伤害越大,危险性越大。
B. 坠落高度越高,坠落半径也越大,坠落时影响也越大。
C. 作业高度大多在3m以上时,才属于高处作业。
D. 高处作业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16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
C. 一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为3m
D. 四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6m
第17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
C. 一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为3m
D. 四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6m
第18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
C. 一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为3m
D. 四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6m
第19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
C. 一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为3m
D. 四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6m
第20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
C. 一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为3m
D. 四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6m
第21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
C. 一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为3m
D. 四级高处作业的坠落半径≥6m
第22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以及坠落高度
C. 一级高处作业坠落半径为3米
D. 四级高处作业坠落半径为大于等于6米
第23题
A. 在坠落半径内的工棚.设备和人员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B. 坠落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以及坠落高度
C. 一级高处作业坠落半径为3米
D. 四级高处作业坠落半径为大于等于6米
第24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25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26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27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28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29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井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30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井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31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井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32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井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33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井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34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井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35题
A. 可以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B. 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
C. 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D. 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第36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37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38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39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0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1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2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3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4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5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6题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事故救援时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C. 事故救援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D. 事故救援时,应当先救领导
第47题
A. 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坚持“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
B. 施工作业人员所在项目按国家规定免费发放安全防护用品
C. 施工单位必须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安全防护用品
D. 安全防护用品可以以货币形式发放
第48题
A. 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
B. 特殊情况下不戴安全帽时,长发者从事机械作业必须戴工作帽
C. 处于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D. 从事脚手架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穿灵便、紧口工作服、系带的高腰皮革防滑鞋,戴工作手套,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第49题
A. 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坚持“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
B. 施工作业人员所在项目按国家规定免费发放安全防护用品
C. 施工单位必须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安全防护用品
D. 安全防护用品可以以货币形式发放
第50题
A. 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
B. 特殊情况下不戴安全帽时,长发者从事机械作业必须戴工作帽
C. 处于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D. 从事脚手架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穿灵便、紧口工作服、系带的高腰皮革防滑鞋,戴工作手套,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