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部裂纹
B. 滑坡
C. 内部裂缝
搜题
第2题
A. 土的天然含水量
B. 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C. 土的可松性和可松性系数
D. 土的渗透性
第3题
A. 土的天然含水量
B. 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C. 土的可松性和可松性系数
D. 土的渗透性
第4题
A. 土的天然含水量
B. 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C. 土的可松性和可松性系数
D. 土的渗透性
第12题
A. 荷载
B. 渗水
C. 压板
D. 水文地质
第13题
A. 荷载
B. 渗水
C. 压板
D. 水文地质
第17题
A. 轻型井点
B. 喷射井点
C. 降水管井
D. 真空降水管井
第18题
A. 向水池内注水分2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B.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相邻两次冲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C.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度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 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三次以上
E. 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观察
第19题
A. 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或礼堂,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B. 电子信息系统的主机房及其控制室
C.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50m2的可燃物品库房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营业厅
D. 设置机械排烟、防烟系统,雨淋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场所或部位
E. 老年人照料设施
第21题
A. 锅炉产品性能
B. 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的项目、能效测试报告
C. 制造单位管理体系
第26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
D. ’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第27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
D. 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第28题
A.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回填压实后,方可进行闭水试验
B. 全部预留管(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
C.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D. 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E. 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下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下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第29题
A.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1%(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2%(体积百分数)
B.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C.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3%(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1%(体积百分数)
第31题
A. 水池注水一试验准备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蒸发量测定一整理试验结论
B. 水池注水一试验准备一蒸发量测定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整理试验结论
C. 试验准备一水池注水一蒸发量测定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整理试验结论
D. 试验准备一水池注水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蒸发量测定一整理试验结论
第32题
A. 水池注水一试验准备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蒸发量测定一整理试验结论
B. 水池注水一试验准备一蒸发量测定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整理试验结论
C. 试验准备一水池注水一蒸发量测定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整理试验结论
D. 试验准备一水池注水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蒸发量测定一整理试验结论
第34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过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时
D. 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
第35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过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时
D. 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
第36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过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时
D. 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
第37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过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时
D. 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
第38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过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时
D. 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
第39题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B.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C. 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过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时
D. 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
第40题
A. 防水、保温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B. 产品质量应由经过省级以上设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C. 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D.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表观密度或干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E. 瓦片必须铺置牢固。在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第41题
A. 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以每组八个试件,六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
B. 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抗碳化、抗碱一骨料反应等方面
C. 抗冻等级是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浸水饱和状态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以抗压强度损失不超过20%,同时质量损失不超过10%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
D. 当工程所处环境存在侵蚀介质时,对混凝土必须提出耐久性要求
第42题
A. 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以每组八个试件,六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
B. 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抗碳化、抗碱一骨料反应等方面
C. 抗冻等级是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浸水饱和状态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以抗压强度损失不超过20%,同时质量损失不超过10%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
D. 当工程所处环境存在侵蚀介质时,对混凝土必须提出耐久性要求
第43题
A. 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以每组八个试件,六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
B. 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抗碳化、抗碱一骨料反应等方面
C. 抗冻等级是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浸水饱和状态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以抗压强度损失不超过20%,同时质量损失不超过10%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
D. 当工程所处环境存在侵蚀介质时,对混凝土必须提出耐久性要求
第44题
A. 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以每组八个试件,六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
B. 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抗碳化、抗碱一骨料反应等方面
C. 抗冻等级是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浸水饱和状态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以抗压强度损失不超过20%,同时质量损失不超过10%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
D. 当工程所处环境存在侵蚀介质时,对混凝土必须提出耐久性要求
第45题
A. 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以每组八个试件,六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
B. 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抗碳化、抗碱一骨料反应等方面
C. 抗冻等级是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浸水饱和状态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以抗压强度损失不超过20%,同时质量损失不超过10%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
D. 当工程所处环境存在侵蚀介质时,对混凝土必须提出耐久性要求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