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井下接尘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
B. 爆破后或装卸矿(岩)时,应进行喷雾洒水
C. 缺水地区可不采取防尘措施
搜题
第3题
A. 电梯井、管井应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警示标志
B.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
C.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D. 井口防护采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门高不小于1.6m,下部设高度不小于180mm的踢脚板
E. 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4题
A. 电梯井、管井应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警示标志
B.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
C.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D. 井口防护采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门高不小于1.6m,下部设高度不小于180mm的踢脚板
E. 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5题
A. 电梯井、管井应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警示标志
B.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
C.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D. 井口防护采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门高不小于1.6m,下部设高度不小于180mm的踢脚板
E. 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6题
A. 电梯井、管井应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警示标志
B.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
C.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D. 井口防护采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门高不小于1.6m,下部设高度不小于180mm的踢脚板
E. 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7题
A. 电梯井、管井应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警示标志
B.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
C.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D. 井口防护采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门高不小于1.6m,下部设高度不小于180mm的踢脚板
E. 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8题
A. 电梯井、管井应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警示标志
B.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
C.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D. 井口防护采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门高不小于1.6m,下部设高度不小于180mm的踢脚板
E. 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9题
A. 自制吊具必须经过科学计算,不得随意使用。
B. 起重作业时可以无专人指挥
C. 大修后不用检测就可投入使用
D. 各工种经过培训后就可独立上岗
第10题
A. 自制吊具必须经过科学计算,不得随意使用。
B. 起重作业时可以无专人指挥
C. 大修后不用检测就可投入使用
D. 各工种经过培训后就可独立上岗
第11题
A. 当井点呈环圈布置时,总管应在抽汲设备对面处闭合
B. 井点管水平间距宜为0.8~1.6m
C. 一台机组携带的总管最大长度:真空泵不宜超过100m
D. 每根井管长度一般为6~9m
E. 一台机组携带的总管最大长度:射流泵不宜超过60m
第12题
A. 挖土层应一次性进行;对于有底梁或支撑梁沉井,其相邻阁仓高差不宜超过0.5m
B. 机械设备的配备应满足沉井下沉以及水中开挖、出土等要求,运行正常;废弃土方、泥浆专门处置,不得随意排放
C. 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偏斜应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随叫随到、动中纠偏”
D. 干封底保持施工水平稳定地下水位距坑底不小于0.5m;在沉井封底前应用大石块将刃脚下垫实
E. 水下混凝土封底的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逐渐向中心缩小
第13题
A. 除本质安全仪表外,生产车间不应装设其他电器设备和线路
B. 有药车间架设临时线路和使用临时性的电器设施时应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C. 雷雨时危险车间应停止工作,人员撤出车间
第16题
A. 除本质安全仪表外,生产车间不应装设其他电器设备和线路
B. 照明等应采取防爆的型号,其他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的规定
C. 雷雨时危险车间应停止工作,人员撤出车间
D. 有药车间架设临时线路和使用临时性的电器设施时应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第17题
A. 除本质安全仪表外,生产车间不应装设其他电器设备和线路
B. 照明等应采取防爆的型号,其他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的规定
C. 雷雨时危险车间应停止工作,人员撤出车间
D. 有药车间架设临时线路和使用临时性的电器设施时应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第18题
A. 除本质安全仪表外,生产车间不应装设其他电器设备和线路
B. 照明等应采取防爆的型号,其他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的规定
C. 雷雨时危险车间应停止工作,人员撤出车间
D. 有药车间架设临时线路和使用临时性的电器设施时应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第19题
A. 除本质安全仪表外,生产车间不应装设其他电器设备和线路
B. 照明等应采取防爆的型号,其他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的规定
C. 雷雨时危险车间应停止工作,人员撤出车间
D. 有药车间架设临时线路和使用临时性的电器设施时应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第20题
A. 除本质安全仪表外,生产车间不应装设其他电器设备和线路
B. 照明等应采取防爆的型号,其他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的规定
C. 雷雨时危险车间应停止工作,人员撤出车间
D. 有药车间架设临时线路和使用临时性的电器设施时应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第21题
A. 除本质安全仪表外,生产车间不应装设其他电器设备和线路
B. 照明等应采取防爆的型号,其他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的规定
C. 雷雨时危险车间应停止工作,人员撤出车间
D. 有药车间架设临时线路和使用临时性的电器设施时应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第23题
A.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B. 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C.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D. 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一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第24题
A.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B. 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C.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D. 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一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第25题
A. 水泥砂浆防水层通常称为刚性防水层,它依靠增加防水层厚度和提高砂浆层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要求
B. 涂料防水层是用防水涂料涂刷于结构表面所形成的表面防水层,属于柔性防水层
C. 为了有效地保护钢筋和阻止钢筋的引水作用,迎水面防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
D. 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填土,以避免混凝土因干缩和温差产生裂缝,也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抗渗性提高
第26题
A. 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B. 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C.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D. 运用预防原理时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封闭原则.弹性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
第27题
A. 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B. 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C.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D. 运用预防原理时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封闭原则.弹性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
第28题
A. 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B. 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C.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D. 运用预防原理时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封闭原则.弹性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
第29题
A. 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B. 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C.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D. 运用预防原理时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封闭原则.弹性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
第30题
A. 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B. 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C.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D. 运用预防原理时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封闭原则.弹性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
第31题
A. 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B. 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C.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D. 运用预防原理时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封闭原则.弹性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
第37题
A. 当存在因缺氧而坠落的危险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帽
B. 在作业人员进入缺氧环境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C. 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安全科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D. 发生缺氧危险时,作业人员和抢救人员必须立即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E. 在存在缺氧危险的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第38题
A. 当存在因缺氧而坠落的危险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帽
B. 在作业人员进入缺氧环境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C. 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安全科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D. 发生缺氧危险时,作业人员和抢救人员必须立即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E. 在存在缺氧危险的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第39题
A.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B. 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C. 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D. 生产性粉尘只能划分为有机性粉尘和无机性粉尘两个类别
第40题
A.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B. 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C. 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D. 生产性粉尘只能划分为有机性粉尘和无机性粉尘两个类别
第41题
A.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B. 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C. 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D. 生产性粉尘只能划分为有机性粉尘和无机性粉尘两个类别
第42题
A.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B. 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C. 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D. 生产性粉尘只能划分为有机性粉尘和无机性粉尘两个类别
第43题
A.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B. 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C. 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D. 生产性粉尘只能划分为有机性粉尘和无机性粉尘两个类别
第44题
A.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B. 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C. 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D. 生产性粉尘只能划分为有机性粉尘和无机性粉尘两个类别
第45题
A. 真空泵的真空度应达到0.08Mpa及以上
B. 正式抽水宜在预抽水3d后进行
C. 坑内降水井宜在基坑开挖20d前进行
D. 总管与真空泵接好后应开动真空泵开始试抽水,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E. 应及时做好降水记录
第46题
A. 真空泵的真空度应达到0.08Mpa及以上
B. 正式抽水宜在预抽水3d后进行
C. 坑内降水井宜在基坑开挖20d前进行
D. 总管与真空泵接好后应开动真空泵开始试抽水,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E. 应及时做好降水记录
第47题
A. 真空泵的真空度应达到0.08Mpa及以上
B. 正式抽水宜在预抽水3d后进行
C. 坑内降水井宜在基坑开挖20d前进行
D. 总管与真空泵接好后应开动真空泵开始试抽水,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E. 应及时做好降水记录
第48题
A. 真空泵的真空度应达到0.08Mpa及以上
B. 正式抽水宜在预抽水3d后进行
C. 坑内降水井宜在基坑开挖20d前进行
D. 总管与真空泵接好后应开动真空泵开始试抽水,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E. 应及时做好降水记录
第49题
A. 真空泵的真空度应达到0.08Mpa及以上
B. 正式抽水宜在预抽水3d后进行
C. 坑内降水井宜在基坑开挖20d前进行
D. 总管与真空泵接好后应开动真空泵开始试抽水,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E. 应及时做好降水记录
第50题
A. 防水混凝土多采用较大的水灰比,降低水泥用量和砂率,选用较小的骨料直径
B. 根据所用材料不同,防水工程可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
C. 按工程部位和用途,防水工程又可分为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楼地面防水工程
D. 防水砂浆防水通过增加防水层厚度和提高砂浆层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要求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