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接零保护
B. 保护接地
C. 接线保护
搜题
第7题
A. 构件吊装时,应防止碰撞,临时拉线以防触电
B. 经常检查各种电线,有问题及时处理
C. 现场各种电线插头、开关均设在开关箱内,停电后必须拉下电闸
D. 不要站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动工具或设备
E. 对于现场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第9题
A. 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固定设备不必安装。
B. 每台用电设备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时发生掉闸应该立即合闸继续使用。
C. 每台用电设备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时发生掉闸不能立即合闸,应该找电工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使用。
D. 手持电动工具可以不用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
第10题
A.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塑料外壳II类工具
B.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金属外壳Ⅳ类工具
C.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Ⅲ类工具
D.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Ⅰ类工具
E.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Ⅳ类工具
第11题
A.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塑料外壳II类工具
B.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金属外壳Ⅳ类工具
C.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Ⅲ类工具
D.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Ⅰ类工具
E.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Ⅳ类工具
第12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13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14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15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16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17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18题
A. 构件吊装时,应防止碰撞,临时拉线以防触电
B. 经常检查各种电线,有问题及时处理
C. 现场各种电线插头、开关均设在开关箱内,停电后必须拉下电闸
D. 不要站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动工具或设备
E. 对于现场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第19题
A. 构件吊装时,应防止碰撞,临时拉线以防触电
B. 经常检查各种电线,有问题及时处理
C. 现场各种电线插头、开关均设在开关箱内,停电后必须拉下电闸
D. 不要站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动工具或设备
E. 对于现场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第20题
A. 构件吊装时,应防止碰撞,临时拉线以防触电
B. 经常检查各种电线,有问题及时处理
C. 现场各种电线插头、开关均设在开关箱内,停电后必须拉下电闸
D. 不要站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动工具或设备
E. 对于现场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第21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使用的Ⅱ类电动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Ⅲ类电动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及其配电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
E.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第22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使用的Ⅱ类电动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Ⅲ类电动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及其配电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
E.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第23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使用的Ⅱ类电动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Ⅲ类电动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及其配电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
E.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第24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使用的Ⅱ类电动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Ⅲ类电动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及其配电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
E.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第25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使用的Ⅱ类电动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Ⅲ类电动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及其配电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
E.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第26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使用的Ⅱ类电动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Ⅲ类电动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及其配电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
E.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第27题
A. 应安装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m漏电保护器
B. 应使用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C. 应做好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D. 应具有防雷装置
第28题
A. 15,0.1
B. 30,0.1
C. 15,0.2
D. 45,0.1
第29题
A. 接地极采用螺纹钢筋、铝导体
B.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行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C. 保护零线采用多股铜芯线
D. 用配电箱的开关直接控制多台电器设备启停
E. 使用二类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大于15mm
第30题
A.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B. 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瓜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C. 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
D. 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第31题
A.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B. 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C. 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
D. 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第32题
A.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B. 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C. 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
D. 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第33题
A.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B. 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C. 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
D. 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第34题
A.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B. 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C. 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
D. 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第35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可以派人独立完成。
第36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可以派人独立完成。
第37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可以派人独立完成。
第38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可以派人独立完成。
第39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可以派人独立完成。
第40题
A. 一般施工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
B. 潮湿、泥泞、导电良好的地面,狭窄的导电场所应选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
C. 选用Ⅰ类或Ⅱ类电动工具时,Ⅰ类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PE)应可靠连接;为其供电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D. 在狭窄的导电场所作业时可以派人独立完成。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