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铁
B. 铜
C. 铝
搜题
第5题
A. 使用的工具用手拿牢,不用的工具放稳,拆下的材料往下扔时,必须有人监护。
B.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随用随拿,拆下的材料采用系绳溜放到地面,不得抛掷。
C.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长料用绳溜放,短料抛掷时应有人监护。
D.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短料直接抛掷地面时应有人监护。
第8题
A. 使用的工具用手拿牢,不用的工具放稳。拆下的材料往下扔时,必须有人监护
B.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随用随拿。拆下的材料采用系绳溜放到地面,不得抛掷
C.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长料用绳溜放,短料抛掷时应有人监护
D.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短料直接抛掷地面时应有人监护
第13题
A. 对工程质量、功能有直接影响的,且占工程成本较大的材料
B. 对工程质量有间接影响,为工程实体消耗的材料
C. 指辅助材料,占工程成本较少的材料
D. 以上都不是
第14题
A. 对工程质量、功能有直接影响的,且占工程成本较大的材料
B. 对工程质量有间接影响,为工程实体消耗的材料
C. 指辅助材料,占工程成本较少的材料
D. 以上都不是
第15题
A. 对工程质量、功能有直接影响的,且占工程成本较大的材料
B. 对工程质量有间接影响,为工程实体消耗的材料
C. 指辅助材料,占工程成本较少的材料
D. 以上都不是
第17题
A. 使用的工具用手拿牢,不用的工具放稳。拆下的材料往下扔时,必须有人监护
B.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材料采用系绳溜放到地面,不得抛掷
C.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长料用绳溜放,短料抛掷时应有人监护
D. 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废料可任意放置或向下丢弃。
第18题
A. 使用的工具用手拿牢,不用的工具放稳。拆下的材料往下扔时,必须有人监护
B.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材料采用系绳溜放到地面,不得抛掷
C. 使用的工具应拿牢,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拆下的长料用绳溜放,短料抛掷时应有人监护
D. 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废料可任意放置或向下丢弃。
第26题
A. 对下道工序无影响的上道工序
B.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C. 对工程质形成过程产生间接影响的部位、工序环节
D. 质量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第27题
A. 对下道工序无影响的上道工序
B.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C. 对工程质影成过程产生间接影响的部位、工序环节
D. 质量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第29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30题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第31题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第32题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第33题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第34题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第35题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第36题
A. 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关系用户使用生命和效果的,占工程成本较大的物资
B. 对工程质量有间接影响,为工程实体消耗的物资
C. 指辅助材料,也就是占工程成本较小的物资
D. 以上都不是
第37题
A. 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关系用户使用生命和效果的,占工程成本较大的物资
B. 对工程质量有间接影响,为工程实体消耗的物资
C. 指辅助材料占工程成本较小的物资
D. 以上都不是
第42题
A. 直接经济损失为50000元
B. 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0元
C. 直接经济损失为40000元
D. 直接经济损失为60000元
E. 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第43题
A. 直接经济损失为5000元
B. 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0元
C. 直接经济损失为40000元
D. 直接经济损失为60000元
E. 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第44题
A. 加工数量不应超过当班爆破作业用量的2倍
B. 在水孔中使用的起爆药包,孔内应避免电线、导爆管和导爆索接头的存在
C. 加工起爆药柱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
第45题
A. 加工数量不应超过当班爆破作业用量的2倍
B. 在水孔中使用的起爆药包,孔内应避免电线、导爆管和导爆索接头的存在
C. 加工起爆药柱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
第46题
A. 加工数量不应超过当班爆破作业用量的2倍
B. 在水孔中使用的起爆药包,孔内应避免电线、导爆管和导爆索接头的存在
C. 加工起爆药柱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
第47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48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49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第50题
A. 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离操作地点距离不足时,应由持证电工接长使用
B.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
C. 气瓶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D. 潜水泵保护零线单独设置时,可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 手持电动工具发放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