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0
B. 200
C. 300
搜题
第11题
A. 间距s≥70mm
B. 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C. 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D. 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应大于1.5h,且不宜大于300mm
第12题
A.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60%
B. 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C. 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横墙高度的1/2
D.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
第13题
A. 钢筋笼端部与槽段接头之间、钢筋笼端部与相邻墙段混凝土面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250mm
B. 必要时,宜采用搅拌桩对槽壁进行加固
C. 地下连续墙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基坑内侧不宜小于50mm,在基坑外侧不宜小于70mm
D. 地下连续墙用于截水时,墙体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4
E. 水平钢筋及构造钢筋宜选用HPB300或HRB400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水平钢筋间距宜取200mm~400mm
第14题
A. 钢筋笼端部与槽段接头之间、钢筋笼端部与相邻墙段混凝土面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250mm
B. 必要时,宜采用搅拌桩对槽壁进行加固
C. 地下连续墙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基坑内侧不宜小于50mm,在基坑外侧不宜小于70mm
D. 地下连续墙用于截水时,墙体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4
E. 水平钢筋及构造钢筋宜选用HPB300或HRB400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水平钢筋间距宜取200mm~400mm
第15题
A. 钢筋笼端部与槽段接头之间、钢筋笼端部与相邻墙段混凝土面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250mm
B. 必要时,宜采用搅拌桩对槽壁进行加固
C. 地下连续墙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基坑内侧不宜小于50mm,在基坑外侧不宜小于70mm
D. 地下连续墙用于截水时,墙体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4
E. 水平钢筋及构造钢筋宜选用HPB300或HRB400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水平钢筋间距宜取200mm~400mm
第16题
A. 钢筋笼端部与槽段接头之间、钢筋笼端部与相邻墙段混凝土面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250mm
B. 必要时,宜采用搅拌桩对槽壁进行加固
C. 地下连续墙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基坑内侧不宜小于50mm,在基坑外侧不宜小于70mm
D. 地下连续墙用于截水时,墙体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4
E. 水平钢筋及构造钢筋宜选用HPB300或HRB400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水平钢筋间距宜取200mm~400mm
第17题
A. 横墙上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增加
B.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
C. 横墙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D.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E.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第18题
A. 横墙上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增加
B.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
C. 横墙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D.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E.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第19题
A. 横墙上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增加
B.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
C. 横墙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D.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E.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第20题
A. 横墙上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增加
B.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
C. 横墙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D.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E.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第21题
A. 横墙上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增加
B.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
C. 横墙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D.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E.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第22题
A. 当成槽施工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或成槽壁稳定性较差时,应取较小的槽段长度
B. 必要时,宜采用搅拌桩对槽壁进行加固
C. 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宜取C20~C30
D. 地下连续墙用于截水时,墙体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4
E. 水平钢筋及构造钢筋宜选用HPB300或HRB400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水平钢筋间距宜取200mm~400mm
第23题
A. 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B.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C. 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
D.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E.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200mm。
第24题
A. 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 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50mm
C. 当板厚h≤150mm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D. 当板厚h>150mm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
第25题
A. 砖墙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
B. 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C. 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
D. 毛料石柱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m。
E. 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第26题
A. 砖墙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
B. 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C. 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
D. 毛料石柱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m。
E. 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第27题
A. 砖墙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
B. 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C. 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
D. 毛料石柱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m。
E. 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第28题
A. 砖墙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
B. 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C. 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
D. 毛料石柱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m。
E. 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第29题
A. 砖墙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
B. 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C. 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
D. 毛料石柱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m。
E. 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第37题
A.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B.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0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C.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6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D. 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
第38题
A.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B.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0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C.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6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D. 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
第39题
A. 报警阀组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
B. 报警阀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C. 报警阀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
D. 报警阀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E. 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第40题
A.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2.2m~2.5m;
B.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7m。
第41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2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3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4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5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6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7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8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49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第50题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