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发生浓硫酸泄漏事故后,应立即组织用大量消防水进行冲洗。”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发生浓硫酸泄漏事故后,应立即组织用大量消防水进行冲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当操作人员的皮肤溅上烧碱应()。
A.
立即用硼酸溶液冲洗
B.
立即用大量盐酸冲洗
C.
无需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当操作人员的皮肤溅上烧碱应()。
A.
立即用硼酸溶液冲洗
B.
立即用大量盐酸冲洗
C.
无需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迅速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若不小心溅到眼中的时候,()。
A.
只需用水冲洗即可
B.
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
C.
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后到医院接受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如果不小心溅到眼中的时候,()。
A.
只需用水冲洗即可
B.
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
C.
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后到医院接受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高氯酸钾接触皮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大量酸碱泄漏只需用砂土、可与酸碱中和的物质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大量酸碱泄漏只需用砂土,可与酸碱中和的物质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强酸灼伤或中毒急救处置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溅入眼睛用温水冲洗后再用硼酸水洗
B.
皮肤沾染用稀酸冲洗后涂氧化锌软膏
C.
呼吸中毒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当操作人员的皮肤溅上烧碱,应()。
A.
无需处理
B.
立即用大量盐酸冲洗
C.
立即用硼酸溶液冲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当操作人员的皮肤溅上烧碱应()。
A.
无需处理
B.
立即用大量盐酸冲洗
C.
立即用硼酸溶液冲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眼睛接触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2~3%的硼酸进行中和冲洗15分钟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硝化工艺中,混酸的配制应严格控制加料次序,一般情况下次序应为()。
A.
将浓硫酸加至水或稀酸,后加入浓硝酸
B.
先加入浓硝酸,后将浓硫酸和水或稀酸一起加入
C.
先加入水或稀酸,后加入浓硝酸,最后加入浓硫酸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身体被“废酸”污染后,应()。
A.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
B.
立即用布抹干
C.
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立即组织抢救
B.
立即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后按事故责任进行抢救
C.
立即通知受伤人员家属,然后组织抢救
D.
立即联系当地指定的工伤医疗机构进行组织抢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立即组织抢救
B.
立即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后按事故责任进行抢救
C.
立即通知受伤人员家属,然后组织抢救
D.
立即联系当地指定的工伤医疗机构进行组织抢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立即组织抢救
B.
立即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后按事故责任进行抢救
C.
立即通知受伤人员家属,然后组织抢救
D.
立即联系当地指定的工伤医疗机构进行组织抢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立即组织抢救
B.
立即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后按事故责任进行抢救
C.
立即通知受伤人员家属,然后组织抢救
D.
立即联系当地指定的工伤医疗机构进行组织抢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立即组织抢救
B.
立即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后按事故责任进行抢救
C.
立即通知受伤人员家属,然后组织抢救
D.
立即联系当地指定的工伤医疗机构进行组织抢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立即组织抢救
B.
立即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后按事故责任进行抢救
C.
立即通知受伤人员家属,然后组织抢救
D.
立即联系当地指定的工伤医疗机构进行组织抢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氢氟酸进入眼睛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水连续冲洗()min。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氢氟酸进入眼睛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水连续冲洗()min。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盐酸溅入眼睛内,不要揉,需要立即翻开眼皮用大量水进行冲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液氯储罐泄漏的情况下,应立即用水冲击泄漏源,稀释氯气浓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动态的过程。下列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行动
B.
事故的预防是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C.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发生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某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该公司事故报告和应急教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按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有关部门
B.
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教,一般事故由该公司安全员立即组织抢救
C.
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由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立即组织抢救
D.
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其他事故由该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立即组织抢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事故报告制度包括()内容。
A.
发生事故后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B.
发生事故后必须严格保护好现场
C.
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D.
发生一般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压力管道注册机构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残留于环境的液体泄漏物用消防水冲洗,收容冲洗水无毒化处理,防止次生灾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现场被液氨灼伤后应立即用大量生活水冲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是()。
A.
森林火灾
B.
原油火灾
C.
贮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的场所发生火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当皮肤接触氢氟酸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流水,最好是3%的()或10%的()溶液进行冲洗
A.
氢氧化钾碳酸氢钾
B.
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C.
氢氧化钠碳酸氢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氢氟酸烷基化装置发生泄漏时会使用大量的消防水,这些污水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前()进行其它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氢氟酸烷基化装置发生泄漏时会使用大量的消防水,这些污水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前()进行其它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为减轻社会危害,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有()。
A.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应当立即组织救治
B.
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
C.
立即销毁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
D.
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E.
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关于天然气净化和集运过程的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旦发生泄漏、着火,应立即扑救
B.
坚持巡线,及时消除设备管线隐患
C.
为防泄漏,应定期检查阀门并维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徐徐倒入蒸馏水中,严禁将蒸馏水倾倒入浓()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徐徐倒入蒸馏水中,严禁将蒸馏水倾倒入浓()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徐徐倒入蒸馏水中,严禁将蒸馏水倾倒入浓()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罚款的行为有()。
A.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B.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C.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罚款的行为有()。
A.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B.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C.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罚款的行为有()。
A.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B.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C.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罚款的行为有()。
A.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B.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C.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罚款的行为有()。
A.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B.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C.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