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4题
A. 起吊混凝土梁板时,捆绑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或根据计算决定
B. 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断
C. 构件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稳固
D. 混凝土梁、板经过验算不会发生超容许应力情况时,可采用一个吊点在梁的重心起吊
第5题
A. 起吊混凝土梁板时,捆绑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或根据计算决定
B. 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断
C. 构件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稳固
D. 混凝土梁、板经过验算不会发生超容许应力情况时,可采用一个吊点在梁的重心起吊
第6题
A. 桩顶应设导墙,导墙的厚度宜取0.3~0.5m
B. 桩顶应设置导墙,导墙宽度宜取2m
C. 钢筋混凝土桩应在素混凝土桩终凝前,通过成孔时切割部分素混凝土桩身形成与素混凝土桩的互相咬合
D. 抓斗在套管内取土时,套管底部应始终位于抓土面上方,且抓土面与套管低的距离应大于2m
第7题
A. 桩顶应设导墙,导墙的厚度宜取0.3~0.5m
B. 桩顶应设置导墙,导墙宽度宜取2m
C. 钢筋混凝土桩应在素混凝土桩终凝前,通过成孔时切割部分素混凝土桩身形成与素混凝土桩的互相咬合
D. 抓斗在套管内取土时,套管底部应始终位于抓土面上方,且抓土面与套管低的距离应大于2m
第8题
A. 混凝土桩的堆放层数不宜超过1层
B. 混凝土桩支点应与吊点在一条水平直线上
C. 预制混凝土桩起吊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
D. 沉桩过程中发现贯入度发生突变,应暂停施工,经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沉桩
第9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10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11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12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14题
A. 桩顶应设导墙,导墙的厚度宜取0.3~0.5m
B. 桩顶应设置导墙,导墙宽度宜取2m
C. 钢筋混凝土桩应在素混凝土桩终凝前,通过成孔时切割部分素混凝土桩身形成与素混凝土桩的互相
D. 抓斗在套管内取土时,套管底部应始终位于抓土面上方,且抓土面与套管低的距离应大于2m
第15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钢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人工程量内
第17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18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19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20题
A. 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
B. 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C. 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用考虑特殊土的影响
D. 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E.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30
第33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预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
第34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预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
第35题
A. 钢格构柱与灌注桩桩基的钢筋笼焊接
B. 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或设置钢梁承台
C. 浇筑钻孔灌注桩桩基的混凝土
D. 基础检查
E. 设计灌注桩桩基
第36题
A. 平板仪
B. 经纬仪
C. 水准仪
D. 液态静力水准仪
第37题
A. 平板仪
B. 经纬仪
C. 水准仪
D. 液态静力水准仪
第38题
A. 平板仪
B. 经纬仪
C. 水准仪
D. 液态静力水准仪
第48题
A. 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
B. 桩身混凝土强度低,管壁厚薄不均匀
C. 地基土质松软
D. 接桩方法采用了焊接接桩
E. 接桩时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偏位
第50题
A. 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导管吊运施工
B. 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必须采取防止导管进水和柱塞、埋管、坍孔的措施
C. 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不得中断
D. 浇筑水下混凝土漏斗的设置高度应依据孔径、孔深、导管外径等确定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