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阶梯
B. 门槛
C. 门垛
D. 管道
搜题
第2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3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4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7题
A. 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所有楼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B. 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C. 应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便于双向疏散
D. 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第8题
A.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B. 楼梯间应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便于双向疏散
C. 楼梯间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应错位设置
第9题
A.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B. 楼梯间应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便于双向疏散
C. 楼梯间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应错位设置
第10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11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12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13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14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15题
A. 楼梯间不能靠外墙设置
B.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C.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楼梯间及前室不应设置烧水间
第16题
A. 楼梯间不能靠外墙设置
B.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C.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楼梯间及前室不应设置烧水间
第17题
A. 楼梯间及前室可设置垃圾道
B.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C.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第18题
A. 楼梯间一般靠外墙设置,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B.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C.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楼梯间内可以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第19题
A. 楼梯间及前室可设置垃圾道
B.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C.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第20题
A. 楼梯间一般靠外墙设置,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B.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C.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楼梯间内可以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第23题
A. 在安全出口、疏散出口附近设置的标志灯,应安装在安全出口、疏散出口附近疏散走道、疏散通道的顶部
B. 标志灯的标志面应与疏散方向垂直、指示疏散方向的箭头应指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
C. 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m
D. 安装在楼梯间内朝向楼梯的正面墙上
第25题
A. 应保证标志灯的箭头指示方向与疏散指示方案一致。
B. 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两侧的墙面或柱面上时,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m。
C. 当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转角处的上方或两侧时,标志灯与转角处边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m。
D. 当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在疏散走道侧边时,在疏散走道增设的方向标志灯应安装在疏散走道的两侧,且标志灯的标志面应与疏散方向垂直、箭头应指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
第26题
A. 应保证标志灯的箭头指示方向与疏散指示方案一致。
B. 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两侧的墙面或柱面上时,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m。
C. 当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转角处的上方或两侧时,标志灯与转角处边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m。
D. 当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在疏散走道侧边时,在疏散走道增设的方向标志灯应安装在疏散走道的两侧,且标志灯的标志面应与疏散方向垂直、箭头应指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
第28题
A.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B.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D. 高层医疗建筑首层疏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3m
第29题
A.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B.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D. 高层医疗建筑首层疏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3m
第31题
A.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B.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难燃材料搭设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第32题
A.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B.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难燃材料搭设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第33题
A.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B.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难燃材料搭设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第34题
A.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B.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难燃材料搭设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第35题
A.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B.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难燃材料搭设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第36题
A.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B.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难燃材料搭设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第37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B.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C.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D.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可不设防护栏杆
E.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第38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B.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C.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D.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可不设防护栏杆
E.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第39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B.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C.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D.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可不设防护栏杆
E.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第40题
A.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15m的内走道;
B.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15m的内走道;
C.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20m的内走道;
D.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第41题
A.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15m的内走道;
B.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15m的内走道;
C.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小于20m的内走道;
D.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第44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6题
A.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B.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C.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
D. 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第47题
A.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B.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C.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
D. 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第48题
A. 火灾事故广播和感烟探测器
B. 疏散指示标志和感温探测器
C. 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D. 感烟和感温探测器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