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2题
A. 排水泵集水井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2㎡
B. 排水泵集水井的有效容积不应大于2㎡
C. 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大于10L/s
D. 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第6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7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8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9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10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11题
A.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通话应正常。
B. 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用透明罩保护。
C.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D. 消防电梯轿厢内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
E.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置火灾探测器。
第12题
A. 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用透明罩保护
B. 电梯轿厢内设置火灾探测器
C. 电梯的井底设排水设施,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D. 电梯轿厢内装修采用不燃材料
第19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20题
A. 斜井应边掘进边排水
B. 竖井、斜井和井底应设置排水泵站
C. 排水泵站应设在铺设排水管的井身附近
D. 排水泵站应远离主变电所
E. 水箱、集水坑处应挂设警示牌
第21题
A. 斜井应边掘进边排水
B. 竖井、斜井和井底应设置排水泵站
C. 排水泵站应设在铺设排水管的井身附近
D. 排水泵站应远离主变电所
E. 水箱、集水坑处应挂设警示牌
第22题
A. 斜井应边掘进边排水
B. 竖井、斜井和井底应设置排水泵站
C. 排水泵站应设在铺设排水管的井身附近
D. 排水泵站应远离主变电所
E. 水箱、集水坑处应挂设警示牌
第23题
A. 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
B. 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C. 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难燃材料且其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
D.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
第30题
A.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B.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0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C.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6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D. 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
第31题
A.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B.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0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C.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6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D. 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
第32题
A. 应设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m。
B. 应设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小于6m。
C. 取水口(井)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D. 取水口(井)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大于15m。
第34题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第35题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第36题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第37题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第38题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第39题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第40题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第41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42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43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44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45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46题
A. 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得小于0.5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
B. 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
C. 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
D. 排除水应引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第47题
A.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
B.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C.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D. 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20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200L。
E. 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
第48题
A.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
B.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C.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D. 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20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200L。
E. 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