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
B. 300
C. 500
搜题
第3题
A. 600
B. 550
C. 500
第4题
A. 550
B. 600
C. 500
第5题
A. 600
B. 550
C. 500
第6题
A. 600
B. 550
C. 500
第7题
A. 600
B. 550
C. 500
第8题
A. 600
B. 550
C. 500
第9题
A. 100
B. 200
C. 500
第10题
A. 100
B. 200
C. 500
第12题
A. 对于不相邻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进行灭火器的配置设计计算
B.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的相邻场所,可将一个楼层或一个防火分区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C. 同一计算单元可以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
D.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或火灾种类不相同的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E. 一个计算单元只能含有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
第13题
A. 每个防火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1个
B. 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C. 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D.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第14题
A. 每个防火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1个
B. 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C. 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D.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第15题
A. 在已许可的生产、使用高类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场所,不改变已许可的活动种类的前提下,增加生产、使用同类别或低类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
B. 在已许可的生产、使用高类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场所,改变已许可的活动种类,增加生产、使用不高于原类别的放射源或射线装置
C. 在已许可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增加操作的核素种类或核素操作量,且增加后不提高场所的级别
D. 已经取得销售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许可的,增加销售不高于原许可类别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销售行为不涉及新增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和射线调试场所的
E. 已经取得销售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许可的,增加销售不高于原许可类别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销售行为涉及新增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和射线调试场所的
第16题
A. 配置单元内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不小于本场所相对应的火灾类别、危险等级的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要求
B. 同一配置单元配置的不同类型灭火器,其灭火剂类型应能相容的灭火剂
C. 灭火器配置点设在明显、便于灭火器取用,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的地点
D. 设置在室外的,设有防湿、防寒、防晒等保护措施,设置在潮湿性、腐蚀性场所的,设有防湿、防腐蚀措施
第17题
A. 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
B. 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3W
C. 当扬声器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应大于2.2m
D.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
第18题
A. 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
B. 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W
C. 当扬声器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应大于2.2m
D.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
第19题
A. 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
B.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4W
C.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
D. 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大于12.5m
第20题
A. 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
B.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
C.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
D. 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大于12.5m
第21题
A.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2.2m~2.5m;
B.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7m。
第22题
A. 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 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在签订的合同中的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 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4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第23题
A. 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了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 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3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第24题
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个人
C. 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E. 由承租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25题
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个人
C. 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E. 由承租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26题
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个人
C. 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E. 由承租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27题
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个人
C. 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E. 由承租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28题
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个人
C. 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E. 由承租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29题
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个人
C. 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E. 由承租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30题
A. 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B.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C.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D.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E.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设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第31题
A. 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B.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C.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D.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E.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设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第32题
A. 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B.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C.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D.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E.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设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第33题
A. 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B.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C.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D.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E.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设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第34题
A. 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B.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C.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D.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E.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设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第35题
A. 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B.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C.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D.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E.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设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第36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37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38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39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0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1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2题
A. 应安装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内侧上方居中的位置;受安装条件限制标志灯无法安装在门框上侧时,可安装在门的两侧,但门完全开启时标志灯不能被遮挡
B.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应大于300m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m。
第43题
A. 应安装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内侧上方居中的位置;受安装条件限制标志灯无法安装在门框上侧时,可安装在门的两侧,但门完全开启时标志灯不能被遮挡
B.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的场所,标志灯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应大于200mm。
C. 采用吸顶或吊装式安装时,标志灯距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D. 室内高度大于3.5m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5m。
第44题
A.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短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短边一侧
B.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C.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设置
D.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E.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第45题
A.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短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短边一侧
B.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C.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设置
D.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E.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第46题
A.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短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短边一侧
B.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C.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设置
D.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E.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第47题
A.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短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短边一侧
B.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C.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设置
D.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E.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第48题
A.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短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短边一侧
B.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C.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设置
D.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E.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第49题
A.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短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短边一侧
B.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C.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设置
D.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E.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第50题
A. 两个相邻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
B.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2
C. 搭接长度段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两相邻接头水平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450mm
E.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