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中,防毒的根本性措施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中,防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
洗涤法
B.
密闭、通风排毒措施
C.
燃烧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中,防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
洗涤法
B.
密闭、通风排毒措施
C.
燃烧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为防止中毒事故发生,从事有毒介质压力容器的作业人员,应____。
A.
了解其所接触的毒物物理和化学特性
B.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有毒介质泄漏
C.
根据不同毒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药品
D.
每个作业人员应熟悉掌握中毒急救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为防止中毒事故发生,从事有毒介质压力容器的作业人员,应____。
A.
了解其所接触的毒物物理和化学特性
B.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有毒介质泄漏
C.
根据不同毒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药品
D.
每个作业人员应熟悉掌握中毒急救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属于建筑施工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有()。
A.
水泥除尘措施
B.
木屑除尘措施
C.
预防锰中毒的措施
D.
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E.
经常组织施工人员锻炼身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属于建筑施工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有()。
A.
水泥除尘措施
B.
木屑除尘措施
C.
预防锰中毒的措施
D.
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E.
经常组织施工人员锻炼身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属于建筑施工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有()。
A.
水泥除尘措施
B.
木屑除尘措施
C.
预防锰中毒的措施
D.
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E.
经常组织施工人员锻炼身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属于建筑施工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有()。
A.
水泥除尘措施
B.
木屑除尘措施
C.
预防锰中毒的措施
D.
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E.
经常组织施工人员锻炼身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属于建筑施工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有()。
A.
水泥除尘措施
B.
木屑除尘措施
C.
预防锰中毒的措施
D.
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E.
经常组织施工人员锻炼身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属于建筑施工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有()。
A.
水泥除尘措施
B.
木屑除尘措施
C.
预防锰中毒的措施
D.
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E.
经常组织施工人员锻炼身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主要途径。密闭-通风排毒系统是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该系统是由()组成。
A.
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
B.
密闭罩、通风管、监测监控和通风机
C.
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防腐服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
A.
严格限制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B.
取缔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物质的生产厂家或生产工艺
C.
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D.
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
A.
严格限制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B.
取缔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物质的生产厂家或生产工艺
C.
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D.
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
A.
严格限制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B.
取缔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物质的生产厂家或生产工艺
C.
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D.
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
A.
严格限制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B.
取缔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物质的生产厂家或生产工艺
C.
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D.
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
A.
严格限制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B.
取缔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物质的生产厂家或生产工艺
C.
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D.
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
A.
严格限制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B.
取缔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物质的生产厂家或生产工艺
C.
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D.
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维护、检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产装置,必须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明确(),确保维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
安全措施
B.
救护措施
C.
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维护、检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产装置,必须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明确(),确保维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
安全措施
B.
救护措施
C.
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无防毒技术措施时,可采取轮流上岗,控制每人吸入量和时间,以防止发生急性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无防毒技术措施时,可采取轮流上岗,控制每人吸入量和时间,以防止发生急性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在事故预防预警中,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属于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在事故预防预警中,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属于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在事故预防预警中,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属于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在事故预防预警中,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属于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在事故预防预警中,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属于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在事故预防预警中,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属于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在较短时间内(3~6个月),有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内所产生的中毒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B.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
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B.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
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B.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
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B.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
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下列关于施工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
B.
经济措施主要是建立健全目标控制组织,完善组织内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分工
C.
技术措施主要是项目目标控制中所用的技术措施是硬技术,即工艺技术
D.
合同措施是指严格执行和完成合同规定的一切内容,阶段性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对偏离合同的行为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E.
组织措施是目标控制的基础,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建立健全控制信息流通的渠道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说明,其中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等内容。
A.
种类
B.
后果
C.
预防措施
D.
应急救援措施
E.
有毒物的详细介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说明,其中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等内容。
A.
种类
B.
后果
C.
预防措施
D.
应急救援措施
E.
有毒物的详细介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说明,其中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等内容。
A.
种类
B.
后果
C.
预防措施
D.
应急救援措施
E.
有毒物的详细介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说明,其中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等内容。
A.
种类
B.
后果
C.
预防措施
D.
应急救援措施
E.
有毒物的详细介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说明,其中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等内容。
A.
种类
B.
后果
C.
预防措施
D.
应急救援措施
E.
有毒物的详细介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说明,其中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等内容。
A.
种类
B.
后果
C.
预防措施
D.
应急救援措施
E.
有毒物的详细介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属于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的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四条】
A.
在设计阶段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B.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护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C.
将保证安全的施工措施报有关部门备案
D.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以下关于毒物中毒说法正确的是()。
A.
毒物的毒性大则易引发中毒
B.
中毒与毒物的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
C.
接触时间越长,越容易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毒物小剂量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7月14日,民工代某等5人进行某工地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涂刷作业,其中1人在地面上拌、送料,其余4人下到基坑作业。到下午3时许,在基坑下约8m深处作业的民工突然晕倒跌落坑底(当时基坑底部有深约0.7m的积水),在地面上作业的民工发现后立即喊叫救人。在基坑下约4m处作业的另外3人见状急忙去抢救,结果也相断晕倒并跌落坑底积水中。周围人员听到呼救声,迅速赶来救人,在抢救过程中,营救人员也出现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先后有14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在现场经医生确认死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事后调查,涂刷作业使用的防水涂料中含有严重超标的苯系物质。
A.
在建筑施工中,油漆、环氧树脂、冷沥青、塑料以及喷漆、粘接、机件的浸洗等,均用苯作为有机溶剂、稀释剂和清洗剂。有些粘接剂含苯、甲苯或丙酮的浓度高,容易发生苯的()。
B.
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防水涂料中苯超标外,主要是()。
C.
在施工过程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主要是经()进入。
D.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地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涂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7月14日,民工代某等5人进行某工地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涂刷作业,其中1人在地面上拌、送料,其余4人下到基坑作业。到下午3时许,在基坑下约8m深处作业的民工突然晕倒跌落坑底(当时基坑底部有深约0.7m的积水),在地面上作业的民工发现后立即喊叫救人。在基坑下约4m处作业的另外3人见状急忙去抢救,结果也相断晕倒并跌落坑底积水中。周围人员听到呼救声,迅速赶来救人,在抢救过程中,营救人员也出现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先后有14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在现场经医生确认死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事后调查,涂刷作业使用的防水涂料中含有严重超标的苯系物质。
A.
在建筑施工中,油漆、环氧树脂、冷沥青、塑料以及喷漆、粘接、机件的浸洗等,均用苯作为有机溶剂、稀释剂和清洗剂。有些粘接剂含苯、甲苯或丙酮的浓度高,容易发生苯的()。
B.
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防水涂料中苯超标外,主要是()。
C.
在施工过程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主要是经()进入。
D.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地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涂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7月14日,民工代某等5人进行某工地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涂刷作业,其中1人在地面上拌、送料,其余4人下到基坑作业。到下午3时许,在基坑下约8m深处作业的民工突然晕倒跌落坑底(当时基坑底部有深约0.7m的积水),在地面上作业的民工发现后立即喊叫救人。在基坑下约4m处作业的另外3人见状急忙去抢救,结果也相断晕倒并跌落坑底积水中。周围人员听到呼救声,迅速赶来救人,在抢救过程中,营救人员也出现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先后有14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在现场经医生确认死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事后调查,涂刷作业使用的防水涂料中含有严重超标的苯系物质。
A.
在建筑施工中,油漆、环氧树脂、冷沥青、塑料以及喷漆、粘接、机件的浸洗等,均用苯作为有机溶剂、稀释剂和清洗剂。有些粘接剂含苯、甲苯或丙酮的浓度高,容易发生苯的()。
B.
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防水涂料中苯超标外,主要是()。
C.
在施工过程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主要是经()进入。
D.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地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涂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7月14日,民工代某等5人进行某工地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涂刷作业,其中1人在地面上拌、送料,其余4人下到基坑作业。到下午3时许,在基坑下约8m深处作业的民工突然晕倒跌落坑底(当时基坑底部有深约0.7m的积水),在地面上作业的民工发现后立即喊叫救人。在基坑下约4m处作业的另外3人见状急忙去抢救,结果也相断晕倒并跌落坑底积水中。周围人员听到呼救声,迅速赶来救人,在抢救过程中,营救人员也出现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先后有14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在现场经医生确认死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事后调查,涂刷作业使用的防水涂料中含有严重超标的苯系物质。
A.
在建筑施工中,油漆、环氧树脂、冷沥青、塑料以及喷漆、粘接、机件的浸洗等,均用苯作为有机溶剂、稀释剂和清洗剂。有些粘接剂含苯、甲苯或丙酮的浓度高,容易发生苯的()。
B.
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防水涂料中苯超标外,主要是()。
C.
在施工过程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主要是经()进入。
D.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地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涂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7月14日,民工代某等5人进行某工地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涂刷作业,其中1人在地面上拌、送料,其余4人下到基坑作业。到下午3时许,在基坑下约8m深处作业的民工突然晕倒跌落坑底(当时基坑底部有深约0.7m的积水),在地面上作业的民工发现后立即喊叫救人。在基坑下约4m处作业的另外3人见状急忙去抢救,结果也相断晕倒并跌落坑底积水中。周围人员听到呼救声,迅速赶来救人,在抢救过程中,营救人员也出现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先后有14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在现场经医生确认死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事后调查,涂刷作业使用的防水涂料中含有严重超标的苯系物质。
A.
在建筑施工中,油漆、环氧树脂、冷沥青、塑料以及喷漆、粘接、机件的浸洗等,均用苯作为有机溶剂、稀释剂和清洗剂。有些粘接剂含苯、甲苯或丙酮的浓度高,容易发生苯的()。
B.
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防水涂料中苯超标外,主要是()。
C.
在施工过程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主要是经()进入。
D.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地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涂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7月14日,民工代某等5人进行某工地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涂刷作业,其中1人在地面上拌、送料,其余4人下到基坑作业。到下午3时许,在基坑下约8m深处作业的民工突然晕倒跌落坑底(当时基坑底部有深约0.7m的积水),在地面上作业的民工发现后立即喊叫救人。在基坑下约4m处作业的另外3人见状急忙去抢救,结果也相断晕倒并跌落坑底积水中。周围人员听到呼救声,迅速赶来救人,在抢救过程中,营救人员也出现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先后有14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在现场经医生确认死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事后调查,涂刷作业使用的防水涂料中含有严重超标的苯系物质。
A.
在建筑施工中,油漆、环氧树脂、冷沥青、塑料以及喷漆、粘接、机件的浸洗等,均用苯作为有机溶剂、稀释剂和清洗剂。有些粘接剂含苯、甲苯或丙酮的浓度高,容易发生苯的()。
B.
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防水涂料中苯超标外,主要是()。
C.
在施工过程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主要是经()进入。
D.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地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涂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作为最基础的技术文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用途是传递安全信息,其主要作用不包括()。
A.
主要是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款和依据
B.
是化学品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
C.
为危害控制和预防措施的设计提供技术性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