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125
B. 0.15
C. 0.2
搜题
第7题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爆炸性的气体
第8题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爆炸性的气体
第9题
A. 无色液体,具有微弱的苦杏仁味,剧毒
B. 其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3mg/m3
C. 在空气中以体积比计的爆炸极限为6.0%-41.0%(V/V)
第10题
A. 粉尘爆炸一般会产生一氧化碳
B. 堆积的可燃性粉尘比粉尘雾更容易爆炸且爆炸危害更大
C. 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爆炸压力都比混合气体爆炸小
第25题
A. 化学爆炸一般威力较小,而物理性爆炸往往威力非常大
B. 物理性爆炸只有极少数是氧化反应引起的爆炸
C. 液化气钢瓶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D. 水蒸气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第26题
A. 化学爆炸一般威力较小,而物理性爆炸往往威力非常大
B. 物理性爆炸只有极少数是氧化反应引起的爆炸
C. 液化气钢瓶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D. 水蒸气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第27题
A. 化学爆炸一般威力较小,而物理性爆炸往往威力非常大
B. 物理性爆炸只有极少数是氧化反应引起的爆炸
C. 液化气钢瓶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D. 水蒸气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第28题
A.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 爆炸下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 爆炸下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第29题
A.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 爆炸下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 爆炸下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第30题
A. 在V带与带轮两切点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0mm左右为宜
B. 在V带与带轮两切点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5mm左右为宜
C. 在带轮两轴心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0mm左右为宜
D. 在带轮两轴心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5mm左右为宜
第31题
A. 在V带与带轮两切点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0mm左右为宜
B. 在V带与带轮两切点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5mm左右为宜
C. 在带轮两轴心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0mm左右为宜
D. 在带轮两轴心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5mm左右为宜
第32题
A. 在V带与带轮两切点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0mm左右为宜
B. 在V带与带轮两切点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5mm左右为宜
C. 在带轮两轴心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0mm左右为宜
D. 在带轮两轴心的中间,以能将V带按下15mm左右为宜
第33题
A.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 爆炸下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 爆炸上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小
第38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窒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39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窒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40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自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室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室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41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自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室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室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42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自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室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室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43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自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室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室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44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自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室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室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45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自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室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室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46题
A. 可燃气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的百分比
B. 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值
C. 环境中可燃气的含量占爆炸下限的百分数
第47题
A. 可燃气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的百分比
B. 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值
C. 环境中可燃气的含量占爆炸下限的百分数
第48题
A. 粉尘爆炸的连续性
B. 粉尘为悬浮粉尘且达到爆炸极限
C. 氧化剂
D. 有足以引发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E. 受限空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