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紧急疏散滞留人员
B. 采取紧急停机并切断煤气
C. 煤气太高启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
搜题
第3题
A. 如发现氯气液化系统有泄漏情况,应立即先处理泄漏点,而后切断气源
B. 氯气液化系统应经常用肥皂水检查整个系统和管线、设备是否泄漏
C. 液氯储槽的盛装量应≤80%
第7题
A. 本工程外窗应至少检测()。
B. 水密性能采用()作为分级指标。
C. 本工程外窗气密性能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D. 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是否正确。
第8题
A. 同一种材料由于来源地、供应单位(销售单位)或生产厂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规格时,可根据不同来源地的采购供应比例,采取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
B. 本地无生产或经销单位,从外埠采购的材料,应按由近及远,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以最经济合理的原则择优选定
C. 生产厂商采取送货方式供应,如果在供应价格中已含运输费及场外运输损耗,材料原价按生产厂商运到工地的价格减去运费确定
D.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具有两个以上的货源渠道,销售价格不同,应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测定其原价
第10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11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14题
A. 全数检验的最大优势是质量数据全面、丰富,可以获取可靠的评价结论
B. 总体数量较少,而且检测方法不会对产品造成破坏时,不宜采取这种方法
C. 会对产品产生破坏作用时,可以采用这种评价方法
D. 总体数量较多,检测用时较长,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第16题
A. 柴油机进气口应布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B. 柴油机进气管内径应不小于200mm
C. 柴油机的进气管弯头应采用大圆弧过渡
D. 空滤器到柴油机减压器的连接管路密封应良好,不得有任何缝隙和泄漏现象
第17题
A. 柴油机进气口应布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B. 柴油机进气管内径应不小于200mm
C. 柴油机的进气管弯头应采用大圆弧过渡
D. 空滤器到柴油机减压器的连接管路密封应良好,不得有任何缝隙和泄漏现象
第23题
A. 同一种材料由于来源地、供应单位(销售单位)或生产厂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规格时,可根据不同来源地的采购供应比例,采取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
B. 本地无生产或经销单位,从外埠采购的材料,应按由近及远,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以最经济合理的原则择优选定
C. 生产厂商采取送货方式供应,如果在供应价格中已含运输费及场外运输损耗,材料原价按生产厂商运到工地的价格减去运费确定
D.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具有两个以上的货源渠道,销售价格不同,应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测定其原价
第26题
A. 不管延误是否已造成损失,承运人都要承担责任
B.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其本人为了避免损失已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则不承担责任
C.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其代理人为了避免损失已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则不承担责任
D.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延误是由于天气条件造成的,则无需承担责任
E.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不可能采取措施,则不承担责任
第27题
A. 不管延误是否已造成损失,承运人都要承担责任
B.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其本人为了避免损失已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则不承担责任
C.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其代理人为了避免损失已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则不承担责任
D.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延误是由于天气条件造成的,则无需承担责任
E. 如果承运人能够证明不可能采取措施,则不承担责任
第30题
A. 爆炸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感度、威力和猛度、安定性三个方面
B. 防止钢瓶的物理爆炸是保证气体储运安全的主要事项
C. 易燃液体在管道、贮罐、槽车、装卸、灌注、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振动、摩擦的作用极易积聚静电,特别是汽车罐车运输,在灌装时的灌装流速过快也极易积聚静电
D. 某些容易溶于水的气体泄漏时,不可以用水吸收扑救
第34题
A. 发现事故应及时汇报
B. 蒸汽带水是造成法兰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
C. 氢气易燃易爆,一旦发现应马上撤离现场
第36题
A.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
B.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C.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D. 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20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200L。
E. 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
第37题
A.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
B.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C.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D. 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20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200L。
E. 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
第46题
A. 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
B. 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C. 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真空度,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
D. 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
E. 如黏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采取增大水泵压力,大约在1.0〜2.0MPa,但不要超过2.5MPa。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