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搜题
第2题
A. 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组分的分压力是指某种气体单独占据该容器时具有的压力
B. 分体积是指混合气体中某种组分的气体在总压力、温度下所具有的体积
C. 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都具有一定的分压力和分体积
D. 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的分压力与组分的多少无关
第3题
A.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
B. 容器直径大于150mm
C. 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2.5MPa.L
D.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温度高于或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第5题
A. 最高工作压力为0.0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MPA·L的液化气体移动式容器
B. 最高工作压力为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8MPA·L的气体的固定式容器
C. 最高工作压力为0.0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2.8MPA·L的气体移动式容器
D.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为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1.5MPA·L的气体气瓶
E.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为0.3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5MPA·L液化气体氧舱
第8题
A. 乙炔自爆,通常指乙诀气体并没有和其他气体混合而自行爆炸
B. 聚合过程是放热反应,乙炔气温越高,其聚合速度越大
C. 当压力为147kPa表压而温度超过580℃时,乙炔就产生爆炸分解
D. 压力越高,聚合作用能够转化为乙炔爆炸分解所必需的温度越高
第9题
A. 气体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叫气体的临界温度
B. 某气体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都有固定的数值
C. 气体的临界温度越高,气体越容易液化
D. 气体处于临界状态时,气相、液相仍有明显差别
第11题
A.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1%(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2%(体积百分数)
B.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C.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3%(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1%(体积百分数)
第16题
A. 在气瓶最高使用温度下所达到的压力不可以超过气瓶的许用应力
B. 充装系数应当不大于气瓶最高温度下,液体密度的97%
C. 在温度高于气瓶最高使用温度5摄氏度时,瓶内不满液
D. 在温度高于气瓶最高使用温度5摄氏度时,瓶内压力不超过气瓶的需用应力的10%
第18题
A. 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
B. 高温条件下的作业
C. 最低气温低于5°C的作业环境
D. 存在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E. 超强度体力劳动
第19题
A. 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
B. 高温条件下的作业
C. 最低气温低于5℃的作业环境
D. 存在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E. 超强度体力劳动
第20题
A. 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
B. 高温条件下的作业
C. 最低气温低于5℃的作业环境
D. 存在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E. 超强度体力劳动
第21题
A. 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
B. 高温条件下的作业
C. 最低气温低于5℃的作业环境
D. 存在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E. 超强度体力劳动
第22题
A. 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
B. 高温条件下的作业
C. 最低气温低于5℃的作业环境
D. 存在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E. 超强度体力劳动
第23题
A. 超强度体力劳动
B. 存在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C. 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
D. 高温条件下的作业
E. 最低气温低于5℃的作业环境
第25题
A. 作用在构件上的力越大,其力矩越大
B. 作用在构件上的力越小,其力矩越大
C. 作用在构件上的力的力臂越大,其力矩越大
D. 作用在构件上作用力的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越大,则其力矩越大
第26题
A. 气体膨胀
B. 温度上升
C. 体积缩小
D. 压力增高
第27题
A. 气体膨胀
B. 温度上升
C. 体积缩小
D. 压力增高
第28题
A. 气体膨胀
B. 温度上升
C. 体积缩小
D. 压力增高
第29题
A. 气体膨胀
B. 温度上升
C. 体积缩小
D. 压力增高
第30题
A. 气体膨胀
B. 温度上升
C. 体积缩小
D. 压力增高
第31题
A. 气体膨胀
B. 温度上升
C. 体积缩小
D. 压力增高
第38题
A.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D. 没有实际意义
第39题
A.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D. 没有实际意义
第40题
A.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D. 没有实际意义
第41题
A.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D. 没有实际意义
第42题
A.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D. 没有实际意义
第43题
A. 压力试验只能以液体为介质
B. 压力试验只能以气体为介质
C. 压力试验一般以气体为介质
D. 压力试验一般以液体为介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
第45题
A. 温度为15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烷)压力的上限值
B. 温度为15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烯)压力的上限值
C. 温度为60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烷)压力的上限值
D. 温度为60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烯)压力的上限值
第46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第47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第48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第49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