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工拆除
B. 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
C. 切割或机械拆除
搜题
第1题
A. 人工拆除
B. 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
C. 切割或机械拆除
第3题
A. 人工拆除
B. 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
C. 切割或机械拆除
第4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5题
A. 机械使用必须使其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指的是机械的()。
B. 防雷接地工程是引大气过电压泄放入地原理而设置的,所以其施工工艺规律是()。
C. 施工项目资源管理的资源是指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机械)、技术和资金五种。
D. 在土建工程施工时,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全面展开,作业人员、材料物资、施工机械等按施工进度计划需要大量进场,这时各专业(分部)所需生产设施场地较大,主要考虑,作业人员的休息场所、物资堆放场地、现场加工制作场所、危险品(油漆及其溶剂等)贮存的专用仓库、较贵重的安装用料贮存室等。
第6题
A. 施工准备→开挖沟槽→测量放线→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B.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安装及连接→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C.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回填土→通水试验→灌水试验
D.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第7题
A. 施工准备→开挖沟槽→测量放线→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B.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安装及连接→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C.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回填土→通水试验→灌水试验
D.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第8题
A. 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
B.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与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相数和线数应保持一致
C. 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备线路可釆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一般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
D. 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供电开关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配电
E. 最好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第9题
A. 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
B.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与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相数和线数应保持一致
C. 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备线路可釆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一般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
D. 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供电开关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配电
E. 最好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第10题
A. 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
B.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与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相数和线数应保持一致
C. 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备线路可釆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一般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
D. 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供电开关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配电
E. 最好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第11题
A. 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
B.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与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相数和线数应保持一致
C. 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备线路可釆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一般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
D. 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供电开关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配电
E. 最好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第12题
A. 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
B.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与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相数和线数应保持一致
C. 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备线路可釆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一般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
D. 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供电开关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配电
E. 最好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第13题
A. 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
B.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与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相数和线数应保持一致
C. 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备线路可釆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一般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
D. 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供电开关箱必须使用五芯电缆配电
E. 最好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第14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15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16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17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18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19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20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21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22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23题
A.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B.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C. 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
D. 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1处。
第24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25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26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27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28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29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不同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C. 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D. 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30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不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C.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D. 不超过1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E.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31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不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C.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D. 不超过1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E.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32题
A.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不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3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C.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D. 不超过1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E.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第33题
A. 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
B. 管道与风管、制冷机组的连接必须柔性连接
C. 管道与风管、制冷机组的连接可以对口连接
D. 与风管、制冷机组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E. 管道与设备的连接与设备安装同时进行
第35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36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37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38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39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40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41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42题
A. 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5mm2的铜芯软线
B.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C.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但必须安装熔断线
D. PE线在电源中性点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连接
E. PE线与设备连接后,该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第43题
A. 设备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水久性标识,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
B. 设备与其外接备用电源(如有)之间应直接连接。
C. 设备的主电源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与消防电源连接
D. 电源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第44题
A. 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应大于30Ω
B. 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构造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C.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2m
D. 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用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第45题
A. 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应大于30Ω
B. 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构造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C.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2m
D. 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用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第46题
A. 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应大于30Ω
B. 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构造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C.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2m
D. 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用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第47题
A. 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B. PE线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8mm2的铜芯软线
C.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D.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第48题
A. 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
B. PE线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8mm2的铜芯软线
C.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D.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第49题
A. 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
B. PE线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8mm2的铜芯软线
C.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D.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第50题
A. 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
B. PE线与手持工具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1.8mm2的铜芯软线
C. 与其他机具设备连接时,必须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软线
D. PE线上严禁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