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14题
A. 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连接件连接紧固,电缆线保护接地良好
B. 作业中,应设专人理顺缆线,采取防损伤缆线的措施
C. 作业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D. 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清洗各部的泥浆污物,放置在干燥处,并遮盖
第15题
A. 进、出通信局(站)的各类线缆应埋地引入
B. 入局线缆架空引入时,应穿塑料子管保护
C. 入局线缆宜具有金属护套,金属护套在入局处就近接地
D. 入局线缆无金属外护套时应穿钢管,钢管两端应就近接地
E. 入局电力线应按规定安装避雷器
第16题
A. 进、出通信局(站)的各类线缆应埋地引入
B. 入局线缆架空引入时,应穿塑料子管保护
C. 入局线缆宜具有金属护套,金属护套在入局处就近接地
D. 入局线缆无金属外护套时应穿钢管,钢管两端应就近接地
E. 入局电力线应按规定安装避雷器
第17题
A. 进、出通信局(站)的各类线缆应埋地引入
B. 入局线缆架空引入时,应穿塑料子管保护
C. 入局线缆宜具有金属护套,金属护套在入局处就近接地
D. 入局线缆无金属外护套时应穿钢管,钢管两端应就近接地
E. 入局电力线应按规定安装避雷器
第18题
A. 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
B.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构架
C. 橡套电缆芯线
D. 铠装电缆的铅皮
E. 电缆的屏蔽护套
第19题
A. 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
B.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构架
C. 橡套电缆芯线
D. 铠装电缆的铅皮
E. 电缆的屏蔽护套
第20题
A. 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
B.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构架
C. 橡套电缆芯线
D. 铠装电缆的铅皮
E. 电缆的屏蔽护套
第27题
A. 设备绝缘电阻阻值测试
B. 电缆绝缘电阻阻值测试
C. 漏电保护器性能测试
D. 接地电阻阻值测试
E. 电气设备外观检测
第28题
A. 设备绝缘电阻阻值测试
B. 电缆绝缘电阻阻值测试
C. 漏电保护器性能测试
D. 接地电阻阻值测试
E. 电气设备外观检测
第29题
A. 案例中用高压兆欧表摇测电缆芯线绝缘,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电缆充电检查其()的大小,以判断其绝缘状况。
B. 案例中被试对象额定压为1800V至2500V,宜采用()及以上兆欧表。。
C. 案例中用兆欧表摇测电缆芯线绝缘电阻测试操作正确的有()。
D. 案例中个别班组作业人员遭到电击是对兆欧表操作不当造成的。
第32题
A. 赵某在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时,未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违反电器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判断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B. 钻孔作业中,电源箱上的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电钻发生漏电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判断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C. 赵某使用电钻打眼作业过程中,按照规范对个人防护的要求,除应戴好绝缘手套外,还应()。
D.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规定中,除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与二级保护系统外,还有()。
第33题
A. 赵某在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时,未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违反电器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判断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B. 钻孔作业中,电源箱上的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电钻发生漏电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判断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C. 赵某使用电钻打眼作业过程中,按照规范对个人防护的要求,除应戴好绝缘手套外,还应()。
D.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规定中,除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与二级保护系统外,还有()。
第34题
A. 赵某在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时,未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违反电器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判断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B. 钻孔作业中,电源箱上的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电钻发生漏电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判断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C. 赵某使用电钻打眼作业过程中,按照规范对个人防护的要求,除应戴好绝缘手套外,还应()。
D.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规定中,除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与二级保护系统外,还有()。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