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7题
A. 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
B.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构架
C. 橡套电缆芯线
D. 铠装电缆的铅皮
E. 电缆的屏蔽护套
第8题
A. 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
B.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构架
C. 橡套电缆芯线
D. 铠装电缆的铅皮
E. 电缆的屏蔽护套
第9题
A. 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
B.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构架
C. 橡套电缆芯线
D. 铠装电缆的铅皮
E. 电缆的屏蔽护套
第13题
A. 进、出通信局(站)的各类线缆应埋地引入
B. 入局线缆架空引入时,应穿塑料子管保护
C. 入局线缆宜具有金属护套,金属护套在入局处就近接地
D. 入局线缆无金属外护套时应穿钢管,钢管两端应就近接地
E. 入局电力线应按规定安装避雷器
第14题
A. 进、出通信局(站)的各类线缆应埋地引入
B. 入局线缆架空引入时,应穿塑料子管保护
C. 入局线缆宜具有金属护套,金属护套在入局处就近接地
D. 入局线缆无金属外护套时应穿钢管,钢管两端应就近接地
E. 入局电力线应按规定安装避雷器
第15题
A. 进、出通信局(站)的各类线缆应埋地引入
B. 入局线缆架空引入时,应穿塑料子管保护
C. 入局线缆宜具有金属护套,金属护套在入局处就近接地
D. 入局线缆无金属外护套时应穿钢管,钢管两端应就近接地
E. 入局电力线应按规定安装避雷器
第28题
A.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塑料框架
D.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E.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
第29题
A.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塑料框架
D.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E.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
第30题
A.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塑料框架
D.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E.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
第31题
A.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塑料框架
D.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E.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
第32题
A.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塑料框架
D.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E.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
第33题
A.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塑料框架
D.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E.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
第34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35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36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37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38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39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40题
A. 配电盘的金属构架、铁盘面及盘面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接地良好;
B. 配电盘附近可以堆放可燃物;
C. 配电盘可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
D. 配电盘有焦糊味道属于正常。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