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4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5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6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7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8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9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10题
A.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B.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C. 必须用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
D. 地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
E. 矿井应按规定对电气设备和电缆进行检测、调整
F.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必须有保护接地
第11题
A.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B.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C. 必须用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
D. 地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
E. 矿井应按规定对电气设备和电缆进行检测、调整
F.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必须有保护接地
第12题
A.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B.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C. 必须用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
D. 地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
E. 矿井应按规定对电气设备和电缆进行检测、调整
F.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必须有保护接地
第13题
A. 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380V及其以下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D. 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金属框架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继电器和其它电器外壳
E. 配电室
第14题
A. 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
B. 设备的型号、容量、电压、电流种类及其他技术性能
C. 风流的方向
D. 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置等装设地点
第15题
A. 风流的方向
B. 设备的型号、容量、电压、电流种类及其他技术性能
C. 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置等装设地点
D. 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
第16题
A. 风流的方向
B. 设备的型号、容量、电压、电流种类及其他技术性能
C. 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置等装设地点
D. 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
第17题
A. 设备的型号、容量、电压、电流种类及其他技术性能
B. 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置等装设地点
C. 风流的方向
D. 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
第18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E. 距配电屏10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19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E. 距配电屏10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20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E. 距配电屏10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21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E. 距配电屏10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22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E. 距配电屏10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23题
A.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B. 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C. 距配电屏3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D. 距配电屏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E. 距配电屏10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第24题
A.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格设备带“缺陷”运转
B.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可不断开电源隔离开关,但应关门上锁
C. 保管和维护所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D.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第25题
A. 配电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3级并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
B. 配电室的布设应符合规范
C. 配电装置的电器元件设置应符合规范
D. 配电箱应设置警示标志
E. 备用发电机组必须与外电线路连锁
第26题
A. 配电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3级并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
B. 配电室的布设应符合规范
C. 配电装置的电器元件设置应符合规范
D. 配电箱应设置警示标志
E. 备用发电机组必须与外电线路连锁
第27题
A. 配电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3级并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
B. 配电室的布设应符合规范
C. 配电装置的电器元件设置应符合规范
D. 配电箱应设置警示标志
E. 备用发电机组必须与外电线路连锁
第28题
A. 配电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3级并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
B. 配电室的布设应符合规范
C. 配电装置的电器元件设置应符合规范
D. 配电箱应设置警示标志
E. 备用发电机组必须与外电线路连锁
第33题
A. 每一台电压在36V以上的电气设备
B. 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C. 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D. 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第34题
A. 每一台电压在36V以上的电气设备
B. 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C. 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D. 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第35题
A. 每一台电压在36V以上的电气设备
B. 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C. 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D. 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第37题
A.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B.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处理完后应及时报告。
C.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D.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第38题
A.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B.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处理完后应及时报告。
C.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D.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第39题
A.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B.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处理完后应及时报告。
C.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D.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第40题
A.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B.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处理完后应及时报告。
C.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D.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第41题
A.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B.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处理完后应及时报告。
C.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D.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第42题
A.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B.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处理完后应及时报告。
C.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D.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第43题
A. 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B. 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形成两级保护
C.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D. 必须施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设备
E.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要求一般状况下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50m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0.1s
第44题
A. 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B. 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形成两级保护
C.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D. 必须施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设备
E.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要求一般状况下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50m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0.1s
第45题
A. 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B. 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形成两级保护
C.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D. 必须施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设备
E.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要求一般状况下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50mA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0.1s
第46题
A. 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B. 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形成两级保护
C.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D. 必须施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设备
E.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要求一般状况下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50mA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0.1s
第47题
A. 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B. 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形成两级保护
C.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D. 必须施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设备
E.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要求一般状况下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50mA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0.1s
第48题
A. 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B. 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形成两级保护
C.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D. 必须施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设备
E.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要求一般状况下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50mA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0.1s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