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用于原油、汽油、溶剂油、重整原料油以及需要控制蒸发损失及大气污染、控制放出不良气体、有着火灾危险产品的储罐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用于原油、汽油、溶剂油、重整原料油以及需要控制蒸发损失及大气污染、控制放出不良气体、有着火灾危险产品的储罐是()。
A.
拱顶储罐
B.
浮顶储罐
C.
无力矩顶储罐
D.
自支承伞形储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原油中有水蒸气
B.
原油黏度较大
C.
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
D.
原油品中含有可燃气体
E.
原油中含有乳化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发电机组及其控制、配电室内必须配置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严禁存放贮油桶。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新建加氢装置开工时间不长,精制反应器一床层压降就高到需要进行催化剂撇头的程度,装置认真查找原因,出现在原料油管理不严上,针对这个情况可以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加强原料油罐保护气管理,防止原料杂质氧化
B.
加强原料油可溶铁、沥青质、残炭等分析指标监控
C.
原料油是上游装置供给,管理属于他们责任,与本装置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加氢装置反应进料泵出口流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
风机原料油过滤器压差上升
B.
原料油泵出口流量控制阀故障
C.
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上升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注液氮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
注氮停泵后放压,当压力降至3MPa后,要更换油嘴,采用5至7mm的油嘴继续放压
B.
注氮停泵后,要用油嘴控制立即放压,油嘴尺寸不大于2mm
C.
液氮泵车应停放在井口和储液罐的上风口,距离井口大于15m,距储液罐大于3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用机油的快速检测方法是机油的外观及气味的检测,即用一个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在用机油样品,用肉眼及借助放大镜或闻气味的方法进行观察.按其机油性状,判断机油的劣化变质程度。当机油变灰,劣化程度为()。
A.
污染较轻
B.
机油中水分凝结较多或有水渗入
C.
可能被染铅汽油污染
D.
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特别是柴油机燃烧尾气中的烟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发动机燃料供给系除适时向发动机供给燃料外,()。
A.
还要适时、准确,可靠地点火
B.
还要将燃烧后的废气排至大气中
C.
还要将发动机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引火线生产的消防中,下列能用水(及水蒸气)作灭火剂的情况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以下()项不属于液化石油气火灾特征:。
A.
液化石油气火灾不易扩散
B.
液化石油气火灾火情猛,火势大
C.
液化石油气火灾隐患不容易发现
D.
液化石油气火灾,灾害后果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对于一些含水的贮罐,收料时油温更应严格控制,但可以直接用蒸汽扫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的安全管理不适用《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A.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在厂区外公共区域埋地
B.
地面和架空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C.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和城镇燃气管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气焊(割)设备安全要求()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气焊(割)设备安全要求()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气焊(割)设备安全要求()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气焊(割)设备安全要求()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气焊(割)设备安全要求()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气焊(割)设备安全要求()
A.
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污
B.
胶管工具不应沾染油污
C.
软管接头不应采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质材料制造
D.
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车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涂料废物,含汞废物,废催化剂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车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涂料废物,含汞废物,废催化剂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柴油具有()的特点。
A.
不易蒸发,且其自燃温度比汽油低
B.
不易蒸发,且其自燃温度比汽油高
C.
易蒸发,适宜做溶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发电机组及其控制、配电室内必须配置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严禁存放贮油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使用汽油、煤油、乙醇、苯等易燃的溶剂时,场所内应有良好的通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空气压缩机整机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
储气罐焊缝无开焊
B.
储气罐罐体有轻微变形
C.
罐体内无油污
D.
进排气阀不得有严重积炭和积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空气压缩机整机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
储气罐焊缝无开焊
B.
储气罐罐体有轻微变形
C.
罐体内无油污
D.
进排气阀不得有严重积炭和积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空气压缩机整机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
储气罐焊缝无开焊
B.
储气罐罐体有轻微变形
C.
罐体内无油污
D.
进排气阀不得有严重积炭和积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空气压缩机整机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
储气罐焊缝无开焊
B.
储气罐罐体有轻微变形
C.
罐体内无油污
D.
进排气阀不得有严重积炭和积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空气压缩机整机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
储气罐焊缝无开焊
B.
储气罐罐体有轻微变形
C.
罐体内无油污
D.
进排气阀不得有严重积炭和积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空气压缩机整机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
储气罐焊缝无开焊
B.
储气罐罐体有轻微变形
C.
罐体内无油污
D.
进排气阀不得有严重积炭和积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汽油发动机应有良好的启动性能,()。
A.
不得有“回火”“放炮”现象
B.
动力性能允许低于原额定功率的75%
C.
发动机不允许在低温下启动3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对于一些含水的贮罐,收料时油温更应严格控制,但可以直接用蒸汽扫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高,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同时柴油价格较低,因此,柴油机的燃料经济性能比汽油发动机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不同的火灾有不同的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的对象不同,控制火势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方法,下列四种方法哪种不属于直接控制火势。()
A.
在火场下风向,对建筑物实施必要的拆除;
B.
对燃烧的和邻近的气体贮罐进行冷却,防止可燃液体沸溢;
C.
对流淌在火场的可燃液体实施泡沫覆盖,防止复燃;
D.
利用水枪射流、水幕等拦截火势,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不同的火灾有不同的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的对象不同,控制火势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方法,下列四种方法哪种不属于直接控制火势。()
A.
在火场下风向,对建筑物实施必要的拆除;
B.
对燃烧的和邻近的气体贮罐进行冷却,防止可燃液体沸溢;
C.
对流淌在火场的可燃液体实施泡沫覆盖,防止复燃;
D.
利用水枪射流、水幕等拦截火势,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四冲程汽油与四冲程柴油机的重大区别是()。
A.
有无冷却系
B.
有无润滑系和启动机大小不同
C.
有无点火系和燃料供给系的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严重危险Ⅱ级一般是指易燃液体喷雾操作区域、固体易燃物品、可燃的气溶胶制品、溶剂清洗、喷涂油漆、沥青制品等工厂的备料及生产车间、摄影棚、舞台葡萄架下部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严重危险Ⅱ级一般是指易燃液体喷雾操作区域、固体易燃物品、可燃的气溶胶制品、溶剂清洗、喷涂油漆、沥青制品等工厂的备料及生产车间、摄影棚、舞台葡萄架下部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防油料变质的技术措施的是()。
A.
减少油料轻馏分蒸发和延缓氧化变质
B.
防止水杂污染
C.
防止混油污染
D.
建立用油登记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以下哪些场所()。
A.
易燃材料制作的景观展厅
B.
摄影棚
C.
舞台
D.
易燃液体喷雾操作区域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以下哪些场所()。
A.
易燃材料制作的景观展厅
B.
摄影棚
C.
舞台
D.
易燃液体喷雾操作区域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