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沟、挑檐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B. 雨篷、阳台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墙外部分体积计算
C. 现浇挑檐、天沟板与板连接时,以板的外边线为界
D. 伸出墙外的阳台牛腿和雨篷反挑檐不计算
搜题
第1题
A. 天沟、挑檐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B. 雨篷、阳台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墙外部分体积计算
C. 现浇挑檐、天沟板与板连接时,以板的外边线为界
D. 伸出墙外的阳台牛腿和雨篷反挑檐不计算
第2题
A. 有梁板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层楼板上表面
B. 无梁板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层接板下表面
C. 框架柱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层楼板上表面
D. 构造柱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顶层楼板下表面
第3题
A. 以根计量,按设计图小数量计算
B. 以立方米计算,按不同截面在桩长范围内以体积计算
C. 以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D. 按设计桩长加上桩顶设计超灌高度乘以设计横断面面积计算,桩顶超灌高度无设计要求的,则按1m计算
第4题
A. 无梁板体积包括板和柱帽的体积
B. 现浇混凝土楼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C. 外挑雨篷上的反挑檐并入雨篷计算
D.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E. 预制构件的钓钩应按预埋铁件以质量计算
第6题
A. 无梁楼板多用于楼层荷载较大的商场、展厅
B. 梁式楼板多用于净空要求不大的厨、厕和走廊
C. 板式楼板多用于大跨度建筑
D. 组合楼板多用于居住建筑
第7题
A. 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不扣除预埋铁件体积
B. 无梁板的柱高自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C. 伸入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梁头的体积不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墙中,墙垛及突出部分不计算
E. 现浇混凝土楼梯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
第8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钢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人工程量内
第9题
A.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梁顶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标注
B.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C.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
D.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E.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和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均需注明
第10题
A.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
B. 梯板分布筋,以F打头注写分布钢筋具体数值
C. 楼梯剖面图注写内容,包括梯板集中标注、梯梁梯柱编号、梯板水平及竖向尺寸、楼层结构标高、层间结构标高等
D.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E. 剖面注写方式需在楼梯平法施工图中绘制楼梯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注写方式分为平面注写、剖面注写和原位注写三部分
第11题
A.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梁顶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标注
B.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C.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
D.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E.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和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均需注明
第12题
A.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
B. 梯板分布筋,以F打头注写分布钢筋具体数值
C. 楼梯剖面图注写内容,包括梯板集中标注、梯梁梯柱编号、梯板水平及竖向尺寸、楼层结构标高、层间结构标高等
D.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E. 剖面注写方式需在楼梯平法施工图中绘制楼梯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注写方式分为平面注写、剖面注写和原位注写三部分
第13题
A.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梁顶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标注
B.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C.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
D.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E.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和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均需注明
第14题
A. 现场筏板基础浇筑施工采用预拌混凝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关于《预拌混凝土》(GB14902),说法错误的是()。
B. 本项目上部主体结构针对部分大跨梁采用预应力结构,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确认。
C.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现场提出工程验收的划分方式为()。
D. 混凝土结构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中的子分部工程,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6个分项工程。
第16题
A. 计量单位是m°
B. 梁与柱连接时,梁算至柱侧面
C.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D. 伸入墙内的梁头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
E. 伸入墙内的梁垫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
第17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预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
第18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预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
第19题
A. 定额未包括细石混凝土内的钢筋
B. 伸缩缝嵌缝不另列项目计算
C. 设计无规定的洞口翻边按250mm计算
D. 滴水线加厚部分不另计算工程量
E. 工程量计算时应扣除600×600的屋面检查洞
第21题
A.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B.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防水层施工→垫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C.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底板浇筑→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扳浇筑
D.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顶板浇筑
第22题
A.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B.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防水层施工→垫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C.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底板浇筑→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扳浇筑
D.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顶板浇筑
第26题
A. 装饰板柱(梁)面按设计图示外围饰面尺寸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扣除3㎡以上的孔洞所占面积
B. 装饰板墙面按设计图示墙净长乘以净高以面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及0.3㎡以上的孔洞所占面积
C. 浴厕隔断门的材质相同者,其门的面积不扣除,并人隔断内计算
D. 柱帽、柱墩工程量并人相应板面积内计算
E. 隔断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框外围面积计算;扣除0.3㎡以上的孔洞所占面积
第27题
A. 现浇有梁板主梁、次梁按体积并入楼板工程量中计算
B. 无梁板柱帽按体积并入零星项目工程量中计算
C. 弧形楼梯不扣除宽度小于300mm的楼梯井建
D. 设工程教
E. 育网
F. 整体楼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包括与楼板连接的梯粱所占面积
第28题
A. 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B. 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C. 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D. 模板支架的拆模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强度必须通过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确定
第29题
A. 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B. 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C. 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D. 模板支架的拆模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强度必须通过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确定
第30题
A. 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B. 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C. 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D. 模板支架的拆模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强度必须通过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确定
第31题
A. 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B. 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C. 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D. 模板支架的拆模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强度必须通过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确定
第32题
A. 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B. 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C. 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D. 模板支架的拆模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强度必须通过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确定
第33题
A. 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B. 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C. 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架
D. 模板支架的拆模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强度必须通过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确定
第34题
A. 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C.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散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E.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第35题
A. 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C.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散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E.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第36题
A. 支撑系统的立柱材料可用钢管、门形架、木杆
B. 安装立柱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拉结和剪刀撑
C. 立柱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
D. 立柱底部支撑结构必须具有分散上层荷载的能力
E. 立柱底部必须设置钢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
第38题
A. 支架、拱架堆载预压试验的重量应为是梁体重量的()%。(单选题)
B. 桥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应执行的标准是()。(单选题)
C. 下列有关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D. 本工程拱圈为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拱圈纵向不得采用通长钢筋,钢筋接头应安设在后浇的几个间隔槽内,并应在浇筑间隔槽混凝土时焊接。(判断题)
第39题
A. 支架、拱架堆载预压试验的重量应为是梁体重量的()%。(单选题)
B. 桥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应执行的标准是()。(单选题)
C. 下列有关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D. 本工程拱圈为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拱圈纵向不得采用通长钢筋,钢筋接头应安设在后浇的几个间隔槽内,并应在浇筑间隔槽混凝土时焊接。(判断题)
第40题
A. (单选题)支架、拱架堆载预压试验的重量应为是梁体重量的()%。
B. (单选题)桥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应执行的标准是()。
C. (多选题)下列有关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本工程拱圈为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拱圈纵向不得采用通长钢筋,钢筋接头应安设在后浇的几个间隔槽内,并应在浇筑间隔槽混凝土时焊接。
第41题
A. 本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方沟的检验批划分可按()位置进行。
B.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本工程方沟分部工程检查内容的是()。
C. 本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的分项工程的有()。
D. 本工程雨水方沟应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141-2008的规定进行满水试验。
第42题
A. 下列对该工程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B. 在承重墙吊装过程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在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当预制带肋底板跨度不大于2米,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50%时;当预制带肋底板跨度大于2米且不大于8m,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75%时,可拆除叠合楼板板下梁墙临时顶撑、专用斜撑等工具。
第43题
A. 【1】下列对该工程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B. 【2】在承重墙吊装过程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3】在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4】当预制带肋底板跨度不大于2米,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50%时;当预制带肋底板跨度大于2米且不大于8m,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75%时,可拆除叠合楼板板下梁墙临时顶撑、专用斜撑等工具。
第44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5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6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7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8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9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50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